论中国式管理的荒谬
游活动日程表、预订客房和车船机票等,也可报名参加旅行团,通过在线旅游网站或App订房、订票。B2C交易模式是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商务形式之一。
(3)C2B交易模式。C2B交易模式是由客户提出需求,然后由企业通过竞争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线旅游C2B主要通过在线旅游中间商(专业旅游网站、门户网站旅游频道等)进行。这类在线旅游中间商提供一个虚拟开放的网上中介市场和信息交互平台。在线旅游C2B是一种由需求方主导的交易模式,它体现了客户在市场交易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更加准确和及时地了解客户需求,促进旅游业向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视野拓展
旅游产品的类型
(1)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
(2)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
(3)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等。
(4)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最初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出现,主旨是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它改变了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但如今的生态旅游无论从概念、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它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5)旅游安全产品:旅游保护用品,旅游意外保险产品,旅游防护用品,这些都是保障游客安全的产品。
2.按经营模式的不同划分
按经营模式的不同,在线旅游可分为自营、代理、零售、动态打包四种类型。
(1)自营是指产品自主研发、资源直采,产品从生产到服务都是由企业自己来做,如途牛的海外直采,携程自营都是这种做法。
(2)代理是指供应商提供产品给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OTA),在线旅行社来帮助其运营,双方以成本加价模式合作,订单的咨询、售前售后的服务由在线旅行社完成,这部分运营成本由在线旅行社承担,商家只要提供产品和出行服务就行了。同程出境、途牛的度假代理业务都属于这种模式。
(3)零售是伴随在线旅行社规模扩大而衍生出的一种类似“淘宝”的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流量规模,在线旅行社只提供流量入口,在线旅游零售平台主要依靠收取交易佣金来获得收益,订单的咨询、售前售后服务由供应商完成。平台只提供交易入口,不涉及资源采购及咨询服务。目前的飞猪、蚂蜂窝、美团旅行就属于这种模式。
(4)动态打包模式适用于自由行。伴随自由行市场规模的扩大,在线旅游平台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项以满足旅游者日益丰富的需求,如携程提供机票、酒店签证、目的地玩乐、接送机等单项资源给用户自己组合、自己打包成一条线路。现在业内真正能做动态打包的有携程、途牛等网站。
案例1.4
携程的人工智能酒店新模式
人工智能、机器人一直是携程关注的领域之一,2017年3月,携程正式发布酒店“Easy住”战略,包括机器人酒店前台(自助前台)、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展示、在线选房、智能客控、行李寄送等七大产品服务,能将游客入住和离店效率提升30%。这项创新服务已覆盖北京、南京、苏州、杭州、三亚、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
本案例整理自腾讯科技2019年1月3日讯《携程联手云迹科技 人工智能打造智慧酒店新模式》。
其中,在入住环节,通过自助入离机这一自助终端,消费者只需在上面刷身份证,自助终端不仅能自动查验身份信息,还会同步匹配订单信息,自助完成办理入住、离店等操作。目前,该终端已与各大酒店的PMS(生产管理系统)全面打通,无论是携程的订单,还是其他平台的订单,游客都可以通过其办理入住、离店等手续。
“无论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在酒店快速入住,还是通过‘智能房间’和‘智能门锁’等新功能,携程的用户都能在旅行过程中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化服务。”携程表示。
2019年1月,携程对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云迹科技进行了战略投资。据悉,双方将共同推进酒店智能化服务,为消费者、酒店合作伙伴及酒店产业链创造更大的价值。
启发思考:1.简要阐述携程的“Easy住”战略的七大产品服务。
2.携程的用户在旅行过程中享受的个性化和便捷的服务主要有哪几项?
(二)在线旅游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主题化。未来,用户通过在线旅游平台进行服务预订的方式和消费方式将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休闲度假旅游线路将往主题化、深度化方向发展,更加侧重改善游客对旅游地的体验。
(2)增多细分品类。随着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线旅游市场细分品类日益增多,亲子游、游轮游、定制游等各种个性化旅游服务开始涌现。细分领域增多也意味着在线旅游需要在新市场的开拓中重新整合市场资源,一方面深耕资源,另一方面寻找精准客户,并将两者精准匹配,该业务模式对在线旅游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3)获取流量多元化。随着旅游的产业链条不断地去中间化,资源得以更高效地被直接传递到游客手中。未来,在线旅游平台的流量渠道将更丰富多变,单一的搜索流量、圈层的社群
曾几何时,曾仕强先生提出的所谓中国式管理,在中国某一特定时期内引起了较大社会轰动,媒体“爆炒”给中国企业家理所当然地提供了一套所谓合乎“理论”和“潮流”的人治化管理范本,一时间让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如获珍宝,甚至达到膜拜的地步。
可以说,“管理”首先管的是“人”,其次管的是“事”,以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式人治社会管理方式,去管理中国的企业及人,不管从社会文化基础还是从人性角度来看,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但是,个人认为企业管理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和潮流,当今社会已经不是过去封闭的时代,也不是过去狂热的个人崇拜时代,网络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让我们整个社会近乎处于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将信息封锁,也没有人再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去管理人和让人臣服。尤其是让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力量的“80后”臣服,因为他们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崇尚自我群体,他们从小在家接受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一代,他们更是追求理性和公平的一代,因此不可能去臣服于某个人或者崇拜某个人。在管理上,他们追求的是制度化和法治化,而不是以人治为中心的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中国式管理包括两个关键词:管理、中国式。按照中国式管理倡导者的说法,所谓中国式管理就是中国的管理者在中国环境中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研究中国式管理,就要总结归纳出中国式管理区别于其他国家企业管理特点,包括研究形成这种模式的思想、制度、历史等机制因素。中国式管理必须考虑本土化的特点,要强调的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研究思路。
管理,实质并没有好与坏之分,没有东方与西方之分,也没有中国与外国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适合的,即便看上去不“现代”,也应采取;不适合的,即便再先进,也要视情况选而用之。对新的好的东西要学;对传统的该总结再继承,但应该要有创新;管理中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位再适当灵活运用方法以达到行之有效,千万不要被任何成型的模式所套牢住。
当然管理的基础是文化,中国文化传统下的管理也有其特点,非要说成是“中国式管理”只是一家之言,核心应该是“收权收利放责”:权力向上集中,资源(利)向上集中,责任向下放。其实从管理本身来说,是不存在什么中国式、美国式、英国式……提出中国式管理,并不会促进管理科学的提升,无非就是多了一个本土化的概念而已。
中国式管理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1、领导受益,下属担责
诸葛亮是中国式管理的先驱。诸葛亮“挥泪斩马謖”就是中国典型的“向下问责”案例。当时是整个战略失败,这一点诸葛亮心里很明白。而局部失利是整个战术的体现,所以任何人都守不住街亭,这是诸葛亮再清楚不过的了。如果按事后推测的方式作战,恐怕失利更快,因为平地根本不堪一击。但事后总要追究责任,于是总能找出一个理由来使你认罪服罪。如果是平地扎营而失败,同样也会追究责任,当然理由就是为什么不按兵书所做。这只是欲盖弥彰的问责,实际是开脱了诸葛亮自己的责任。当时的权力全部集中在诸葛亮那里,下属只能按照他的锦囊妙计执行,但责任还是要分散到下属身上,这就是“中国式管理”的核心精髓,也是后人领悟到的“中国式管理”的内涵。
出了问题不是找原因,而是往上跑关系、表忠心,这就是“中国式管理”。
2、领导点头,下属哈腰
儒家文化重视“忠诚、孝顺”,上级看下级的第一考核指标是忠诚度。只要忠心于上级,错也是对;如果不尊重领导甚至批评领导,下级对也是错,彭德怀就是很好的例子。儒家文化重视“面子”,上级错是自我批评,他如果不愿意自我批评,下级千万不能去批评上级,要维护上级的面子,“为尊者讳”。
中国式管理追求的是对领导者权威的维护,而不是对组织体系不断进步的维护,所以在管理上领导者是核心,一切向领导看齐,成为了组织成员生存的捷径。这不利于组织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组织的公平与合理性。
3、领导越权,下属逢迎
美国人的管理精髓是“责权利相衬”,总统不管州长责任范畴的工作,他无权管,谁的责任谁负责。哪怕台风来了总统也不能去现场指挥,以免越级,干涉州长职权范围。总统不能罢免州长,也不能把一个州的资源无偿调拨走;州长干得不好,该州选民自然会让他下台。
中国人的管理不一样,中国人的管理,凡事领导冲在前面,才是好领导,事情才能办好,一旦领导没有领头,事情就永远也办不好,而且大家还心安理得,感觉没有领导事情办不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中国式管理领导的越权成为一种榜样力量,而下属的逢迎也自然成为一种优秀的促进力量。
中国式管理的条件已经不具备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式管理是一种倒退的学说,是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时代潮流的,它还是倡导一种自我封闭式和自我陶醉型的落后管理模式。倡导中国式的管理,好比是袁世凯称帝,虽然满足了一些民营企业家或者国有企业家,对于企业管理及权力掌控的欲望,但是并不适合企业走顺应社会潮流,走更科学更理性更持续的发展道路。
满足一人之欲,满足一家之私的中国式管理,无疑在中国存在很多市场,但是这种封建王朝时代的管理方式,对于现阶段处于大(全球品牌网)国崛起的中国,这种自我愚人式管理,是对社会全体智慧的侮辱和强奸,同时也是对他人价值的玷污与胁迫。很显然,在强权社会里,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保证执行体系的有效性,但是在开明时代中,这种皇帝的新装式管理很显然不会得到大多数群体的认同。
中国式管理的特点是要求群体完全依附于某一个领导或某个领导班子,但是未来社会是由80后主导的社会,这个群体的特征和行为,本身就和中国式管理所倡导的是背道而驰的。
1、中国人没有归属,只有依附。
80后的中国人,没有归属,更没有依附,有的只是自主。
2、中国人做什么最重要的都是面子,讲的是“交互主义”,彼此彼此。
80后讲的是“实用主义”而不是“交互主义”,如何如何。
3、在中国做事方法,就是尚“阴”。
80后的中国人崇“阳”,最反感的是阴谋家,做事情喜欢直截了当,缩短心理距离。
中国式管理所面临的两大挑战决定了其必定倒塌
1、管理人群的挑战:“80后”成为社会主流力量之后,人治管理及文化将逐渐消亡
我们不得不说中国式管理中承认的“不同文化造成人们的价值观差异与行为差异”是正确的,但因此就强调管理者的自我修身,过分强调“修己安人”显然对管理“80后”新的工作主力人群来说是不可取的。
“80 后”是极具个性的一代,热情、开放、个性独立、不喜欢被束缚、善于发现问题、思维敏捷,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80后”个性独立这一点就注定了他们会制定出一套自己认为正确的并且适用于本身的方法去工作、去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等问题。他们追求工作的高效率,生活的快节奏,看重的是社会的公平性、合理化。会老老实实坐在那里“欣赏”其领导者是如何“修己”然后自身得到“感化”的有几人?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式管理最终起到的管理效果注定有限。
2、管理环境的挑战:网络社会带来的信息透明化,让封闭社会中的人治管理失去魅力 原始的封建统治时期其实就是人治的盛行时期。在人治者看来,最好的治理方式是运用贤人的政治。人治者扒着门缝都想找出一个无所不知、通晓一切的贤人来治理社会或某个集体。而事实上,贤人智者的判断往往确实比常人的判断更好,更可能正确。这种决策方式也往往可以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节省了时间,还省去了其他许多麻烦。归根结底,人治者强调的是知识的统治。在网络出现之前,信息传播缓慢的那一过去时,人治也不无它的道理。掌握信息与知识的人势必要优于无知识者,成为统治者。
可是新的时期会赋予事物新的力量来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信息实现高度透明,网络的普及已经让信息闭塞、传播缓慢的时代成为历史。相对于此种应用来说,网络就比如当年快递试邮局那样的令我们感到熟悉、透明。
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社会的信息透明化及对称化,对依托信息不对称及不透明的人治管理是绝对的冲击。人治思想那种封建的东西,只适合留作那一特定时段内的纪念物。
在科学管理日渐完善的今天,在信息网络透明化的这个时代,在“80后”张扬、独立个性的自主权下,“中国式管理”是一个完全违背时代发展规律的管理主张。管理不是口号,接下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法制的社会、透明的社会、公平的社会,我们因该屏弃那些陈腐的观念和思维,尊重社会发展及进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才是未来管理的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