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企业面临危机公关是否道歉的决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6-28
点击数:
首先应了解两个关于道歉的基本事实:第一,出于心理本能,我们会寻找理由或借口来推迟或避免说对不起。道歉让人感觉不舒服、有风险;它让道歉者丧失权力感、丢面子,会改变地位对比,让我们至少暂时感觉亏欠对方。这种感觉并不好。因此很自然,人们总想方设法掩盖错误;一旦被指出有错,则会自我防御,找出一套说辞,诿过于人。
如果犯错的是企业,道歉甚至更加困难。面对是否以及如何道歉的抉择,久经沙场的领导者也会犹豫不定。这可以理解。企业所犯错误通常由单一部门或员工造成,而且问题的恶化通常超出企业的控制。让CEO或整个组织承担全部责任似乎有些不公平。
第二,企业非常倾向从法律视角看问题。企业顾问可能过于关注是否存在触犯法律的情形,并提醒管理者,道歉可能被解读为企业承认负有法律责任(并招致诉讼),而非努力与受害方真诚沟通。这两者有重要区别:有效的道歉强调对方感受,而非证明己方观点。遗憾的是,在很多企业,法律视角已根深蒂固。即便领导者并未主动寻求法律咨询,也可能担心道歉会带来法律方面的麻烦。
企业需要转变观念。大多数道歉成本很低,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创造巨大价值。道歉能化解紧张局面;卷入诉讼的担心很少成真。以医疗行业为例:曾有很多年,医护人员得到的建议是不要为医疗事故道歉,原因是这样可能使医院被起诉。但研究发现,医院允许甚至规定医生向医疗事故受害者及家属道歉后,被诉的概率实际降低了。
如果一家企业面临是否道歉的决策,管理者应考虑所犯错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道歉的成本和益处。以下4个问题可帮助管理者判断是否有必要道歉。
1)企业是否犯了错,或被认为犯了错?企业道歉,意味着它愿意为造成的损害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因此企业首先需要确定是否发生了损害;如果发生了损害,企业是否有责任。关键在于,这个分析过程必须快速完成;公众对责任的认知也非常关键。
以可口可乐公司1999年遭遇的危机为例。事件始于6月8日:一名比利时男孩喝完可乐后感觉不舒服。几天内,几百人称饮用可乐后发烧、眩晕和恶心,很多人去了医院。起初,可口可乐公司坚称其产品本身对健康无害,问题源自安特卫普灌装厂使用的二氧化碳,并认为公众反应过度。公司CEO道格拉斯·伊维斯特(M. Douglas Ivester)希望事情“尽快过去”,称决定“低调处理”。但几天后,超过5000万份可口可乐饮料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被下架。最终,在事件发生超过一周后,伊维斯特公开表示,他及公司高层“为欧洲消费者遭遇的问题深感遗憾”。
站在伊维斯特的立场上,我们很容易理解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难以迅速判断是否要道歉。首先,我们希望看到内部调查结果、了解问题原因、找到预防措施,然后再正式对外表态。其次,我们可能希望事件会淡出公众视野。第三,我们可能会自我防御,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指责。可口可乐公司的确认为公众报告的健康问题有夸大成分,且很多投诉实际上与其产品无关。
但企业必须克服想要等待、低调处理或试图澄清事实的倾向。无论是否实际犯错,领导者都应考虑公众感受,并快速做出反馈。即便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尚在进行,也不妨碍管理者通过道歉表达关切,并传达企业的价值观。
在决定是否道歉时,我们需要考虑“心理合约”:客户、员工、商业伙伴或其他利益相关方认为企业应负的责任,以及对正当和公平的观念。这通常远远超出纸面合同的范围。为了解他人的期望,管理者需从不同立场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