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其他三个核心编码
(二)二级核心编码的测评机理分析
其次分析二级编码的频数分布情况,重点分析三级编码所属范畴内排在第一位的二级编码频数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7-2品牌竞争力核心要素频数分布图
其中品牌支持力范畴内品牌忠诚度出现频次98次高居榜首,再次验证了Keller和Aaker以品牌忠诚为核心的品牌资产观点。排在第二名的是市场占有率,出现频次为82次,验证了市场占有率测评视角的合理性。此外,未列入表中的超值获利能力频次为74次,超出其他三个核心编码,这验证了品牌溢价能力测评品牌竞争力的科学性。另外,通过技术创新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定位技术准确传达品牌核心卖点,都是品牌评价的核心指标。最后,品牌资本规模也是重要考核之一,但绝不是核心,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所在。
(三)一级核心编码的测评机理分析
最后笔者分析一级编码的频数分布情况,由于概念较多,仅分析编码频数排在前10名的重点一级代码,具体频数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7-3品牌竞争力重点要素频数分布图
其中品牌市场力范畴的品牌溢价率和品牌支持力范畴的品牌溢价性指标出现频次居前两位,说明品牌的议价能力为观测变量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从所属范畴来看,均隶属于品牌市场力和品牌支持力,而关于品牌发展力和品牌资本力的编码排前10名的较少。
二、企业品牌竞争“五力测评”模型构建
按照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典范模型的逻辑,品牌竞争力测评分为五个方面,又经由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可分为三个重要逻辑维度:其一是前因变量,即由品牌技术创新力、品牌资战略投资力、品牌市场营销力、企业综合能力、行业发展潜力(因果条件)构成的品牌发展力主范畴,它是塑造企业形象(情境脉络条件)的重要条件,以及由品牌定位度、品牌策划能力、品牌运作能力和品牌关系能力(因果条件)构成的品牌塑造力主范畴,它是塑造品牌形象(情境脉络条件)的重要条件,这两个主范畴构成了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的前因变量;其二是中间变量,即由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联想度(中介条件)的主范畴构成的品牌支持力,品牌支持力是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中介条件;其三是结果变量,即由市场占有率、超值获利能力、市场稳定性和国际市场影响力(行动/互动)为主范畴构成的品牌市场力,再有由规模要素、增长要素和效率要素(结果)的主范畴构成的品牌资本力。由此构成了由五种测评力组成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估模型,笔者简称为“五力测评”结构模型。
图7-4品牌竞争力要素结构模型图
三、企业品牌竞争“五力测评”模型的假设提出
根据以上对企业品牌竞争力“五力测评机理”结构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三个级别编码的数据分析,借鉴以往品牌竞争力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书提出以下8个假设:
假设1(H1):品牌发展力越强,品牌塑造力越强,即品牌发展力与品牌塑造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2(H2):品牌发展力越强,品牌支持力越强,即品牌发展力与品牌支持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3(H3):品牌塑造力越强,品牌支持力越强,即品牌塑造力与品牌支持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4(H4):品牌塑造力越强,品牌市场力越强,即品牌塑造力与品牌市场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5(H5):品牌支持力越强,品牌市场力越强,即品牌支持力与品牌市场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6(H6):品牌支持力越强,品牌资本力越强,即品牌支持力与品牌资本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7(H7):品牌市场力越强,品牌资本力越强,即品牌市场力与品牌资本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8(H8):品牌资本力越强,品牌发展力越强,即品牌资本力与品牌发展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第二节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变量设计
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变量设计主要包括三项内容:观察变量(测项)设计、变量属性设计、变量尺度选择,最终形成初试问卷。
一、观察变量(测项)设计
相关学者对品牌资产和品牌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从消费者、市场和财务三个方面展开。本书运用扎根思想对品牌竞争力指标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以财务为主导的品牌价值、品牌竞争力评价思维只能静态反映企业品牌竞争力,而品牌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强大的后备基础,即本书得出的品牌发展力和品牌塑造力两个重要编码。笔者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1)企业竞争力评价相关理论成果,主要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关于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维度及方法;(2)品牌竞争力来源及其机理的理论分析成果,主要借鉴Keller,Aaker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测评观点;(3)已有关于企业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测评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当今国际最权威的品牌价值评估机构Interbrand和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测评思维。最后,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自行发展一些测项,尤其是针对品牌发展潜力的评价测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