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公关失败的经典案例有哪些?
有哪些经典的品牌危机公关失败案例?
案例一:华硕天价索赔事件 2006年,就读于首都经贸大学的大三女生黄静,花费两万元从中关村某公司购买了一台华硕笔记本电脑,当天使用时却发现根本无法开机,修理过程中发现是CPU如果出现问题,立即将电脑送回公司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黄静取回电脑,出现了无法启动的故障。再次送去维修仍然无济于事。最后,她发现原电脑的官方版本2.0G的CPU被测试样品2取代.13G,这违反了英特尔对任何最终用户产品的禁止,英特尔是华硕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黄静及其朋友向华硕公司提出了500万元的惩罚性赔偿,成立了反消费者欺诈基金会,并承诺对此事保密,否则将公开,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华硕以勒索为由报警,两人被警方带走,很快被逮捕,黄静本人在拘留中心呆了近10个月。很快,黄静向律师寻求帮助,向检察院提出国家赔偿申请,并在获得批准后向华硕提起诉讼,涉及三项指控:诬告、侵犯名誉权、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在此期间,华硕没有发表声明或回应,但几个月后,华硕对天价赔偿事件的回应出现在互联网上,认为测试样本CPU维修前,拆包,这意味着这一切都是黄静自己策划的陷害阴谋后,论坛上也出现了相关评论的帖子,称他们正在打击华硕。华硕相关发言人对这些事件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显然,华硕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一再拖延和逃避,只是为了与英特尔公司保持合作。与一家大公司相比,黄静的实力非常有限。华硕在不断压制记者的评论和舆论后,仍然漠不关心。然而,媒体的报道并不能完全阻止。对于公众来说,黄静作为消费者和权利保护者,在事件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和委屈,与华硕强硬、冷酷、虚假的黑心企业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几乎片面地同情受害者,对华硕感到愤怒和厌恶。显然,华硕如此粗暴地解决了这场公关危机,显然失败了,牺牲了一个消费者,以换取稳定的合作,但也给品牌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2008年7月24日,康师傅的内部压力也加倍。一篇题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文章迅速引发了广泛的传播和讨论,因为一向在广告中自称选择优质水源的康师傅被记者发现,他的水源都是自来水灌装的。果然,对于这个披露的事实,讨论主要是批评和批评,所以康师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舆论的质疑包围着。根据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康师傅本应在事件发酵之初就迅速发表声明和回应,但其处理措施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回应,还悄悄去掉了广告中的选择优质水源,改变了包装。在公众眼里,这些手段显然已经成为做贼心虚的证据。面对日益强烈的质疑和批评,康师傅终于邀请了第三方权威机构饮用水工业协会,公布了康师傅对矿物质水质的认可,并认定其水源是以纯净水为基础的,消费者并不在意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矿物质原料标准。然而,康师傅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理解。相反,人们认为灌装纯净水不符合广告中优质水源的说法,这是一种欺骗。很快,公共关系的失败反映在康师傅的销售上。一些超市的康师傅矿物质水开始下架,其品牌形象也被消费者拒绝和不喜欢。显然,康师傅的公共关系存在一系列槽点。首先,反应缓慢,在舆论发酵的早期阶段没有抓住机会进行回应和处理,没有有效地控制舆论,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态度;然后,在没有及时澄清的情况下偷广告和包装,加剧了公众对与康师傅作弊的怀疑和批评,使自己的品牌进一步陷入更大的信任危机;最后,消费者没有事先普及矿物质水在国家标准中的概念,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误解。案例3:农夫山泉砷门 农夫山泉是目前的饮用水巨头。农夫山泉矿泉水也以农夫山泉水有点甜的口号而闻名。2009年11月209日,海南省工商品质量监管局迅速发布了砷门。30%混合果蔬和水溶性农夫山泉C100葡萄柚汁饮料、统一桃多汁等品牌饮料九种食品砷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有一定常识的人知道砷,也被称为砷,是一种致癌的有毒元素,超过食品标准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这一警告发布后,提到的产品品牌很快就陷入了品牌危机。然而,12月5日,海南工商部表示,之前的测试结果是错误的,其中农夫山泉砷超标属于五项保险,但澄清太晚,这一事件对农夫山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一事件中,农夫山泉实际上遭受了很大一部分品牌损失,这也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面对公众舆论,遭受不公正的农夫山泉做出了高调的反击,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声称这一事件是竞争对手的计划,并公开挑战工商局,称其越权发布警告,指责海口工商局的做法极端错误,但也声称要提起高达10亿的赔偿诉讼农夫山泉没有明确实非常愤怒的反击。因此,这些公共关系措施迅速吸引了公众舆论,使其受欢迎程度很高。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激烈的行为已经成为对抗政府和愤怒的跳跃反应,品牌蒙上了阴影。海口工商部发布澄清后,农夫山泉的这些做法更加尴尬可笑。很难想象这种冲动的公关措施是一个主要品牌的反应。无论砷事件是否属实,它都应该站在政府的立场一边,道歉并要求进一步调查。即使有关部门犯了错误,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只会是品牌公关的有力助手。站在政府的对立面,得不偿失。案例4:双汇瘦肉精事件 很多人都吃过双汇火腿肠。他们也知道双汇是一个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同时,他们了解到,2011年,该品牌发生了瘦肉精事件。面对这场公关危机,双汇做出了一系列回应,这使得到了一些非常耐人寻味的每年3月15日在河南养猪场的质量检验报告。然而,在养猪过程中添加瘦肉精是违法的。因此,这些猪成了问题猪,进入了人们的餐桌。出乎意料的是,著名的双汇也使用了问题猪。很快,舆论响起,双汇也给出了非常快速有效的回应。首先,双汇对危机的处理态度非常重视和迅速。它在节目播出后的一天内发表了声明。对此事件表示抱歉,停产整顿和处理,表明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和诚意,并积极配合调查。17日,双汇再次发表声明,郑重将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每天实施食品安全。同时,为了消除疑虑,召回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免除相关管理人员的职务,继续整顿相关生产线,加强对生猪的检验和生产监督。在一份声明中,双汇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案,让公众看到了积极的手机行动,并以多人员工大会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了万人员工大会的内部反思。同时,双汇有意无意地向外界举行了道歉。有推卸责任的嫌疑;另外,产品下架20多天后,双汇的熟肉制品很快又上架了,太急功近利了。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他想出了让区域经理在店里吃火腿肠的诀窍,但对路人来说更像是一场闹剧;此外,除了将责任推给水产养殖业外,双汇还于4月18日发布公告,称此次事件是由于个别员工在采购过程中没有履行职责造成的,再次将责任推卸给个人。可以看出,双汇确实非常重视这一危机事件,早期的应对也非常到位。然而,在各种表演式的反思、证明和不断推卸责任之后,实在太多了。这样的加戏使反思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也失去了早期措施的诚意。人们不禁怀疑这个品牌是在每一场比赛中工作的。不认真落实行动,低调反思整顿,盲目推卸,急功近利,只能说明双汇在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