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舆情监控公司是如何处理公司不良信息信息的?
11年更是以234.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17位。2011年,三星的销售额达1486亿美元,连续两年称冠全球IT行业。
1970年的时候,三星公司还是一个为日本三洋公司打工的OEM厂商,三星那时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制造电子产品。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三星还是廉价货的代名词。当时三星公司模仿别人的技术,制造大量缺乏灵感的廉价产品,三星的产品卖到美国只能是打折的地摊货。后来,三星给著名国际品牌制造电子产品,但与国际品牌还是相距甚远。90年代,三星总裁李健熙曾考察美国市场,在洛杉矶商场中看到三星的产品灰头土脸地摆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内心深受震撼。
1997~1998年,亚洲爆发严重金融危机,三星也深受重创,公司负债170多亿美元。就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力排众议,1998年出资4000万美元加入奥林匹克TOP计划(The Olympic Plan,全球赞助商计划),提升三星品牌形象。1999年,三星集团更是调整企业战略,从OEM制造转向创新技术及产品,打造自有品牌。
战略上的调整,使三星最终从凤凰涅磐中获得重生,短短几年时间里,三星迅速崛起。
三星腾飞的秘诀:卓越的品牌战略管理
三星缔造了一个品牌传奇,那么三星巨大成功的秘诀何在?
三星电子社长李基泰曾说:三星品牌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主要依靠三星的全球化品牌战略管理以及其背后的三个重要因素:产品的领导性、系统性的品牌管理和和差异化营销模式。
下面我们揭开三星巨大成功的谜底。
1.确立“引领数字融合革命”的品牌愿景
三星创造的品牌奇迹,首先要归功于确立了“引领数字融合革命”的品牌愿景。
经历1997年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总裁李健熙深刻地认识到,品牌制胜才是三星崛起的关键。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于是,三星制定了新的品牌战略,确立了新的品牌愿景“引领数字融合革命”。
紧密围绕这一品牌愿景,三星提炼出了“数字世界”的品牌核心价值,给品牌注入“e公司,数字技术的领先者,高档、高价值、时尚”等新元素。
此后,三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品牌推广运动,树立了三星在数字化时代领导者的品牌形象。
“引领数字融合革命”为三星找到了品牌崛起的支撑点。仅仅一年的时间,三星公司的股票上升了233%,净收入猛增了100多倍。
2.品牌战略的有力执行
为了把品牌战略贯彻到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中去,1999年,三星正式设立了“集团品牌委员会”,规定所有三星下属公司在海外市场使用三星品牌时都需获得“集团品牌委员会”许可。同时,三星设立每年预算高达1亿美元的品牌营销基金,以有力推进品牌战略的执行。
过去三星拥有一大堆品牌,如Plano、WiseView、Tantus、Yepp等。后来三星果断砍掉其他品牌,全力主打“三星”一个品牌。
过去,三星的广告业务一度有55家广告公司代理,这导致三星品牌信息混乱,形象模糊。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三星后来对50余家广告公司进行整合,选用全球五大广告集团之一的IPG公司负责三星的品牌推广业务,使三星的品牌形象得以统一和简化。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传统低端产品的生产,还将产品从沃尔玛、Kmart等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连锁超市中撤出,转移至BestBuy、Sears、Circuit City等高级专业商店进行销售。
3.塑造产品的领导性
三星品牌战略的成功离不开其“世界最佳,世界第一”产品战略的有力支撑。
三星对产品技术研发不遗余力。三星在全球有17个研发中心,拥有近27000名研究人员。三星向消费者奉献出许多领导性产品,如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第一部可视电话、第一部Mp3手机、第一部摄像手机、第一部滑盖手机等……
三星对产品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中国海尔在20世纪80年代有过著名的“砸冰箱”事件。无独有偶,韩国三星也在20世纪90年代上演过“烧手机”事件,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认为“产品缺陷就是癌症”,曾毅然将价值5000万美元的问题手机付之一炬。
三星的产品设计引领时尚潮流。三星的产品,无论是手机、数字电视还是笔记本电脑等,无一不彰显出“时尚简约、尊贵优雅、功能先进、操作简便”的特色。三星曾在IF工业设计“奥斯卡”中荣获45项大奖。
4.赞助奥运盛会,提升品牌价值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在世界锦标赛等,都能看到三星的身影。
1997年,三星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毅然决定出巨资取代摩托罗拉成为奥运TOP合作伙伴。
在尝过赞助汉城奥运会的甜头后,奥林匹克TOP赞助计划已成为三星体育营销的最高策略,三星每年市场营销费用为20亿美元,其中体育营销约占20%。从长野冬奥会、悉尼奥运会、盐湖城冬奥会,再到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三星标志与奥运五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星的成功对中国品牌的启示
中国品牌是否也能破茧腾飞,成为世界一流品牌?三星的成功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第一,实施卓越的品牌战略
三星的成功根本在于品牌战略制胜。三星确立了品牌愿景,提炼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使三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同时把品
「如何做好公关」
摘要: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面临挑战,但预言纸质媒体必然消亡为时尚早。当前,媒体融合,是真融,还是假融?是深融,还是浅融?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还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且取决于我们眼光、胸怀和胆识。如何在新形势下,既接纳新兴媒体的优势,又延续传统媒体的辉煌?需要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手段。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新兴媒体带动传统媒体,让传统媒体借力新兴媒体,在新常态下继续保持传统媒体的优势,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进而不断扩大其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媒体融合;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手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64-03
很多年前,面对汹涌而来、锐不可当的互联网浪潮以及由此带来的冲击,有些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就发出狼来了的惊呼。现在,互联网的幽灵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也不胫而走,生存的危机让许多传统媒体人内心充满着恐慌,而纸质媒体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尤甚,惊恐畏惧者有之,感叹观望者有之,束手无策者有之,落荒而逃者也有之。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没有时效,新闻变成了旧闻,就没有受众,其载体也会因此被受众抛弃。从传播的时效上来看,互联网常常是争分夺秒的,谁抢先了1秒钟,谁就可能争得先机,谁就赢得了受众。传统媒体就相形见绌了:报纸的编辑周期是一天,任何重要信息,最快也得第二天见报,而新闻周刊的传播则要延长到一周以上,半月刊杂志、月刊杂志的时效性就更差了。所以,每次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灾难,人们最先都是上网查阅信息,实时关注事态的进展。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的短板更加显现,而这一短板,使传统媒体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当下,人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每天都被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包围,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可以秘而不宣、隐而不报,一件不值得关注的小事,都可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事,都会引来各种议论、猜测、质疑。许多人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手机阅读信息,在地铁、公交汽车上,甚至在朋友聚会的饭桌上,都会有旁若无人的低头族,手机已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的工具,微博、微信,已成为许多人最便捷的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手段。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录音笔,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发现、感悟发布出去,进而成为媒体人与媒体产品制作者。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身份转换,一会是受众,一会又变成媒体人,其传播的有些信息,甚至不比传统媒体传播的速度慢、力度小,一条微信上传播的东西,马上就可以引来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一位主持人的不雅视频就是先在网上传播、后被传统媒体关注的。作家张某某包养5个情妇的谣言,也是在网上传播,一度铺天盖地,其传播范围、关注程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关注这个谣言的人远比阅读他小说的人多。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人在许多人心中,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神秘、神圣了,媒体人的作用也被大大削弱了,甚至正在被边缘化。
读书看报的人群正在减少。有资料显示,报刊市场正在萎缩,在各大城市兴盛一时的报刊亭,也开始衰落了,其营业额更是不断下降。据悉,全国有40%的报刊亭已不复存在。近两年,已有20多种报刊停刊、退市(原因比较复杂,互联网冲击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一些报刊勉强维持,但也走到了退市的边缘,只是因为有权威部门的鼎力支持,才没有停刊。
面对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哪种传统媒体都不能一枝独秀。不仅有纸质媒体人在感叹江河日下,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电视,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电视收视率近一年下降了13%左右,而网络视频收视率则以每年超过300%的速度在增长。两年前,我国开通微博、微信的客户就分别达到了2.8亿人、6亿人,而这并不是最后的数字,近两年开通的微博、微信还在急剧增加,其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令人咂舌的程度,而各大媒体的移动客户端更是不计其数。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一冷一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昔日的边缘媒体,摇身一变成了新闻传播的主阵地,不仅后来者居上,而且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威猛和取而代之的架势。互联网,正成为舆论争夺战的主战场。
2014年年底,我在北京听到有位领导同志说,对传统媒体的报纸来说,应将报纸二字拆开来解读了:报,永远都应该存在下去,因为社会各界永远需要了解各种信息,而纸只是报的载体,未必要永远存在,报的载体,不一定只有一种,也并不是非纸不可,它还应该有其他载体!
其实,面对挑战、面临危机的不仅仅是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也未能幸免,就是新兴媒体,也同样面临挑战和危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百天。对此,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就以新兴的传播工具为例,大哥大消失了,传呼机不见了,电话卡没影了,街头的电话亭陆续被拆除了。新媒体、自媒体来得快,去得也快。门户网站,正变为传统媒体,热闹一时的博客,很多也乏人问津了。微博兴旺了一阵子,也不如以前那么热了。微信朋友圈,曾像流行性感冒一样迅速蔓延,但也有人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移动新闻客户端当今的发展正处于进喷之势,但其同质化严重,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关注度。
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催生出许多新的传播手段和新兴媒体,消费者的见异思迁,又让一些传播手段和新兴媒体迅速衰亡。
一轮又一轮的残酷竞争,一次又一次的大浪淘沙,让一些新兴媒体异军突起,也留下了一片衰败的景象和深刻的教训。有些行业在猛捞一把、迅速窜红、一夜暴富之后,很快就把刚刚吃下去的东西吐了出来,有的从此一蹶不振,变得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低级模仿、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短期行为、这山望着那山高,种种不明智的行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面临挑战、甚至面临生存危机,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现实,但预言纸质媒体必然消亡为时尚早,也过于武断,更缺少依据,我们对此不必过于悲观,更不要杞人忧天。
我们看到,有了电视,广播并没有消亡;有了摄影,绘画依然风光;有了汽车,人们仍然需要自行车代步;有了各种快餐,但人们还是愿意到大餐厅慢慢品尝美味佳肴;很多机关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但有些文件还是要印到纸上才算数。新兴媒体虽然占尽了风光,但传统媒体仍然可以保有一席之地。
我们看到,同样是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境遇大不相同。互联网冲击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传统媒体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态势,甚至又有了新的提升,有的则被冲击得溃不成军、跌跌不休。我们有期发量仍然达到数百万份的报刊,也有发行不足千份、惨淡经营、勉强度日的刊物。兴旺者与衰落者的境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探究。
人类从结绳记事到在金属、竹简上刻字,再到纸上印刷,是一种必然选择,不仅是一种最经济的选择,而且是一种为广大受众接受的良好选择。看书、读报,这种阅读方式已经延续了漫长的时间,其传播的优势并没有消失,因此它还会延续下去,绝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完全中断,人们获取的知识和信息,更不可能全部来自网上,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的信心。现在,人们用海量来形容每天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正说明有许多垃圾信息充斥其间,是受众所不需要、甚至是极为讨厌的,很多人为此叫苦不迭、无可奈何。但是,经过报刊工作人员精心采写、精心筛选、精心编辑的稿件,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成为漏网之鱼的垃圾稿件也很少见。就此而言,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因为它们都有很强的过滤功能,筛掉了许多无用的信息,最终传递给受众的多是有价值、值得一看的东西,而互联网上的东西则鱼龙混杂,充斥其中的不仅有垃圾信息,而且有有毒有害的东西。当然,许多报刊对信息的过滤还很不够,仍有不少没有价值或价值不高的东西被刊登出来,这也为另一种刊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因为这类报刊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我们看到,日报、晚报一般都拥有不小的发行量,而专门以拾人牙慧(此处毫无贬义)为己任、以摘登别人的稿件求生存、出版周期也要比日报、晚报要长得多的文摘类报刊,虽然信息要慢半拍,但它们同样有市场空间,其订户多为自费,其发行量、阅读量和影响力可能超过许多日报、晚报,这足以反映受众对价值高的信息的渴望和需求,也印证了内容为王的观点。这也说明,除了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难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动态的信息令人密切关注之外,一般受众对信息的渴望,并不把时效放在首位,他们更关注的是信息的内容:是否重要,是否新奇,是否感人,是否有警示意义。对于一个有知识、爱学习、善思考的受众来说(应该说,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可归入此类),信息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搞清来龙去脉、对前因后果的分析和探究才是最需要的,这也正是传统媒体存在的价值,发挥优势的所在。报道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难,报纸、杂志难与新兴媒体一争高下,但在做深度报道、理性分析等方面,传统媒体可以毫不逊色,其随身可带、随时可读、便于保存、无需借助什么设备的阅读方式,更是一些新兴媒体难以企及的。
面对新兴媒体汹涌而来的冲击,许多传统媒体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只有招架之功:有的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担心有一天会丢掉饭碗;有的被动应付、消极防御,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有的装模作样、故作姿态,在表面上摆出改革的架势。有的刊物顽固地坚持不与互联网搭界,所有稿件都不上网,也不出电子版;有的因为怕影响报刊正常订阅,采取推迟上网甚至隔日上网、上网第二天即撤掉的策略;有的虽然建立了网站,也提出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但实际上依然是两张皮,肉合骨未合,面合心不合,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全国上下都提出要媒体融合,《光明日报》更是率先提出了融媒体的概念,但真正实现有机融合、互利双赢、良性发展的,还是凤毛麟角,各地区、各单位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即使有些收获也还是初步的。但是,形势紧迫,早动主动,晚动被动,不动则会坐失良机,无异于坐以待毙。
媒体融合,是真融,还是假融?是深融,还是浅融?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还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且取决于我们眼光、胸怀和胆识。如何在新形势下,既接纳新兴媒体的优势,又延续传统媒体的辉煌?需要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手段。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新兴媒体带动传统媒体,让传统媒体借力新兴媒体,在新常态下继续保持传统媒体的优势,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进而不断扩大其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区别,主要在传播形式、传播手段和所借载体。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传播的内容不是受众所需要的、也不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即使传播手段再先进、再迅速,受众也懒得理睬,这种传播也就变成一种无效的劳动。如果是受众渴望了解的、对他们有用的信息,那么即使传播手段再原始、甚至没有载体,那么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去打听、去挖掘、去传播,有些凝聚民间智慧、针砭时弊、鞭挞丑陋、反映呼声、构思精巧、且脍炙人口的段子,并不见诸报端、甚至没有传播的载体,但它们却可以在民间口耳相传,且越传越广。这个例证,可以充分说明问题。这也告诉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人应该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挖掘新闻上面,更多地捕捉独家新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浅我深,人简我繁,人少我多,人粗我细,多采写、编发那些别人不能写的、不会写的、写不了的、写不透的、写不深的、写不精的稿件。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闻事业也进入新常态,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利用新常态,学会在新常态下创造性地工作。
对于媒体人来说,互联网就是新常态,也是影响业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就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已成为无法摆脱、不能摆脱、须臾不可离的存在,它带给传统媒体的不仅是挑战和冲击,还有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受众的人群有变化,受众的需求有变化,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有变化,不能置受众的变化和需求于不顾,依然我行我素、故步自封。
什么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不是由它的隶属关系和主办单位来决定的,也不能以发行量大小来判断(有的发行量很大,阅读量却不大,其发行量是强力推行或用非常手段得来的),而是由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来决定的。当然,一家媒体的权威性和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不无关系,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都很弱,那么,即使它的架子再大、级别再高、发行再多,也算不上主流媒体。
对传统媒体来说,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尽快拉回正在远离的受众,尽力拉近自己与受众的距离,尽情拉紧服务受众这根弦,使自己的报道更有读者、自己的信息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传统媒体要提高自己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就要增强稿件的新闻性、实用性、服务性、指导性和权威性,不仅要改进传播形式,而且要改进传播内容:不拒绝任何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包括电子报、手机报、客户端在内的所有先进传播方式皆为所用;不排斥任何新闻形式,文、图、视频、声响齐上,多兵种作战,实现新闻社会效益最大化;不摆党报党刊、主流媒体的空名头;不居高临下,不自以为高明,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不回避问题、不绕开矛盾,针砭时弊要一针见血,不搞隔靴搔痒;不向权势抛媚眼、不为大款捧臭脚,不为一己之私出卖良心和职业操守。
在具体操作中,我以为以下几点是必须的:
在新闻的采写和编辑上,应该更加注重新闻性,要以有无新闻价值、新闻价值高低作为选择稿件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来确定稿件刊用的篇幅和位置。不发关系稿、不发照顾稿、不发华而不实稿,不以新闻人物的地位和身份来决定稿件的取舍。
要经常地关注、更多地研究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自觉自愿地为他们代言,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因为只有服务好了、完完全全把他们当亲人了,他们才会关注你、重视你、亲近你,进而把你当成知己,你的影响力才会增强。
要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所有传统媒体人都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要经营新闻品牌,让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媒体的影响力。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光明日报》原来搞过的每月聚焦等都是颇有影响的品牌。我们要创造品牌、擦亮品牌,让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拥有的粉丝越来越多。
要加强新闻策划,通过新闻策划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独家新闻,进而营造人无我有的新闻优势。每张报纸、每期杂志都应有经过精心策划推出的稿件,都要让策划稿件占有足够的比例,当然策划稿件并非越多越好,策划过多,则会影响记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策划尤其不能闭门造车,所有策划都应建立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之上。
要进一步强化特色和定位,打好特色牌。特色,是所有媒体的生命,对纸质媒体而言尤其如此。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一个刊物而言,越有特色越有读者,也将越有地位,没有特色,也就没有读者、没有地位。任何一个媒体,都要为自己准确定位。定位,就是为特定的受众服务、以特定的受众为服务对象。人们常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价值观不同、思想境界不同,对媒体的偏好也不同,所以,能被所有受众欢迎、适合所有受众的刊物,几乎不存在。不能指望自己所办的刊物,适合所有人阅读,让所有人都喜欢,这就要有取有舍,进而使我们的编采工作更有针对性。
要精心包装,隆重推出自己的重磅炸弹,必要时甚至可以搞一点自我宣传,加一点提示、提要、导读之类的东西。我们看到,电视上经常会播发一些节目预告以吸引观众,平面媒体完全可以学习借鉴这种做法,让自己精心采写、隆重推出的稿件引来更多关注,进而产生更大的影响。
要改变一厢情愿式的报道,灌输式的宣传,不管受众是否关注、是否接受、是否反感,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编发稿件,读者想看的不登,读者不想看的连篇累牍,这样做只能让受众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己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现在,需要淡化一点宣传意识,虚假的宣传、浅薄的宣传、图解式的宣传、自以为是的宣传、低估受众智商的宣传,收到的常常是适得其反的效果。要让宣传巧妙地蕴藏在生动的故事之中,让受众看不到宣传的痕迹、潜移默化地接受我们的宣传。
要彻底改变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状况。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是个老问题,是党报党刊普遍存在的通病,也是让许多读者感到不可亲、不可近的症结所在。谁不喜欢笑脸?谁会愿意和绷着面孔的人亲近?同样道理,人们都愿意看鲜活、生动、耐读的文字,而不愿意看枯燥、乏味、缺少新意的官样文章。除少量的内容外,许多严肃的题材,都可以用灵活、生动的形式来展现。
现在,传媒业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一场厮杀,不可避免。我们应该看到,剑有剑的舞姿,戟有戟的使法,很难说哪种武器就该彻底淘汰。就媒体而言,不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各具特点、各具优势,当然也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也都拥有各自的受众,甚至可以拥有共同的受众。在经过嫁接、接轨、融合、渗透、重组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局面:传统媒体的优势会被再放大,新兴媒体的发展会更规范。
(庄电一 作者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来源:西部学刊
「如何做好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