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认知是:质量一般
短短10年时间内,从一个昔日的廉价“大路货”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品牌,2011年更是以234.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7位,成为全球电子消费品第一品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已经是全球瞩目的经济大国;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消费群体,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有近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5.6万亿元人民币的居民储蓄;中国有5000万海外华人“亲友团”……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的最有力的支撑。
近30多年来,许多中国企业在市场风雨的洗礼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管理经验,自身实力也在不断加强,许多中国品牌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起来,涌现出华为、海尔、联想、王老吉、青岛啤酒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品牌。在我国许多市场领域,中国品牌面对国际品牌的打压,夹缝中求生存,打响了民族品牌的“保卫战”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七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推动更多的自主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国家形象片还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如图1-4所示,展示大国自信,助力中国品牌向海外拓展。
图1-4 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
据统计,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共611.22万辆,市场份额为42.23%,超过美系、日系、德系品牌,跃居第一。虽然还只是销量上的第一,而不是利润第一,但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经过艰辛的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让国人倍感鼓舞。
当初中国汽车业引进洋品牌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有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说法:以市场换技术。于是,一边是国外汽车品牌风光无限,一边却是民族汽车品牌备受冷落,如“排气量1.0以下不准上街”,而排气量1.0以下多是民族品牌。然而,洋品牌的引进并没有换来我们想要的技术,在绝大多数合资汽车企业里,民族品牌一直被打压限制。相反,倒是那些一开始受到冷眼歧视的内资企业民族品牌,如吉利、奇瑞、长安、夏利等,一路跌跌撞撞,在夹缝中求生存,终于开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2010年8月,吉利上演了“蛇吞象”的大戏,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国际品牌沃尔沃100%的股权。
其他一些行业亦是如此。例如,1991年上海家化公司与美国庄臣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中方品牌美加净被打入冷宫,几乎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上海家化最终不得不又高价“赎”回美加净,重新包装上市。然而,上海家化旗下的另一个自有品牌——“六神”,始终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历经十多年磨炼,扬眉剑出鞘,硬是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拉下马来,成为国内市场夏季洗化类产品中的霸主。
又如,在洗衣粉市场上,当宝洁、联合利华等洋品牌大举进攻时,许多中国品牌纷纷落马,有的还被它们收入旗下。然而,雕牌、奇强、立白等中国品牌奋力抗争,不但求得了生存,而且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另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众多领域,中国品牌表现得比洋品牌更加出众,如在中国市场上,新浪、搜狐优于雅虎;百度强过Google;QQ比MSN的人气更旺;马云创造的阿里巴巴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当许多中国品牌在国内第一战场进行着轰轰烈烈的保卫战时,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勇敢地跨出国门。例如华为,其技术领先国际;联想并购NEC首超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商;中国石油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海尔接手三洋白电业务;光明收购纳森75%股权;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同行巨头普茨迈斯特公司等。中国品牌正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正在为中国赢得全世界的尊敬!
法国《费加罗报》转引澳大利亚销售业务咨询事务所负责人珍妮弗·戈登的话说:“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会涌现一两个在世界上位居前十名的世界级品牌。”中国品牌虽然在迈向世界的过程中经历着很多挫折,但中国的世界级品牌是肯定会出现的。
经济全球化带来对中国企业的挑战,也带给中国企业机遇,21世纪,该是中国企业实现自己世界品牌梦想的时候了!
三、中国品牌如何迈向世界
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国际经验来看,培育一个全球化的品牌,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比如宏碁用了20多年、三星用了30年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所以,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不能单凭热情,还需要巨大的投入,还需要不懈努力,更需要理性和耐心。急功近利,“大跃进”式的冒进虽然能制造昙花一现的风光,却创造不了真正的品牌。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让国外消费者认同、接受是一项十分艰辛而复杂的工程,中国品牌迈向世界存在三大障碍。
障碍一、品牌的弱势
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品牌几乎都是弱势品牌。许多国际品牌已经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在消费者心中占据难以撼动的地位。一个新品牌进入市场需要非常高的成本,被消费者接受也必然困难重重。
障碍二、来源国效应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认知是:质量一般,价格低廉,缺乏科技含量。要改变这种认知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我国企业不懈努力。即便是中国的一些优秀品牌,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美誉度、忠诚度,但这种品牌价值无法移植到国外市场中去,企业仍需要从头做起,例如海尔为进入世界最大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