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
。然而董酒的广告是:“不喝董酒不懂酒。”你能感知它的个性吗?
酒鬼酒宣称自己是“中国酒文化的引导者”,然而酒文化又是一个多么宽泛的概念,这种个性不鲜明的文化又有几个人能领悟其中的内涵。
知名品牌红塔山,其“天外有天,红塔集团”的口号似乎想表达一种“谦逊、礼让”的核心价值,但其广告画面中,奔流的黄河、雄伟的长城似乎又想诠释一种宏伟,令人一头雾水。
硬伤二:趋于雷同,醉心于“模仿秀”
近年来,罐装饮料王老吉通过“预防上火”开创了饮料的新品类,迅速飙红大江南北,2010年销量直逼150亿元。面对王老吉的一鸣惊人,许多凉茶品牌比如和其正、邓老、黄振龙、春和堂等,摩拳擦掌,纷纷跟进,也想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特别是福建达利集团新推的和其正,请陈道明为品牌代言人,在电视里频频亮相,震撼上市。然而,和其正的品牌诉求“喝了不上火”似乎和王老吉的“预防上火”如出一辙,其产品包装色调也与“王老吉”相差无几。王老吉能通过“预防上火”一鸣惊人,和其正等跟进品牌却未必能。拾人牙慧的“模仿秀”的形象让他们置身于王老吉的阴影之下,一开局便处于劣势地位,前景令人担忧。
其实,本土品牌中,趋于雷同,醉心于“模仿秀”的现象不胜枚举。
“第一个说女人像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蠢才,第三个是庸才。”然而,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本土品牌内涵诉求追风、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众多彩电品牌给人的联想惊人的一致,很难清晰区分它们的差异性;国产手机缺乏实质性的技术创新,山寨风依然风行;西装品牌都去展示“成功、尊贵”,连几百元一套的西装都不例外;食品都一窝蜂打“健康、绿色”牌,让消费者难分伯仲;许多白酒要么离不开“吉祥、喜庆”的俗套,要么一窝蜂都“刨根问祖”,生搬硬套往“古文化”上靠……
以本土手机品牌为例,我国绝大多数手机企业一直没有解决模仿跟风的问题,就连联想、酷派等国产智能手机的领衔者也不例外。大多国产手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内心诉求与习惯的洞察与研究,缺乏实质性的技术创新,喜爱模仿追风。不仅技术上模仿,甚至连产品的外形、名称也都山寨味十足,例如,国产智能手机的佼佼者魅族M8手机从外形到营销有太多苹果iPhone的影子,联想“乐Phone”的名称是否和苹果“iPhone”太相似……
又如本土洗发水品牌,我们从飘影的“有飘影更自信”里是否能看到宝洁飘柔的影子,这一点已经决定了飘影只能生活在飘柔的阴影之下。另外,又有一大群风影、碧影、云影等高度贴近,让消费者难以分辨。
拉芳宣扬“爱生活,爱拉芳”,丽涛也高唱“美丽生活有丽涛”。“生活”本来是一个充满感染力的字眼,品牌内涵生活化也能打动人心,然而众品牌都去“爱生活”,就会让人感到厌倦。
另外,本土洗发水品牌在广告制作投放上也高度雷同,一律是长发飘飘加名星代言,比如拉芳请陈德容,名人请萧蔷,蒂花之秀请田震,采乐请黎明等,广东卫视晚间时段各品牌广告狂轰滥炸,众明星轮番登场。这种雷同化的表现手法及媒体投放形式加重了品牌识别的难度,使消费者很难分清明星代表的品牌个性,最终消费者记住了明星一张张熟悉的脸,至于他们代言的品牌却忘到脑后了。
再如本土白酒品牌,“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曾一度声名鹊起,很快就有“喝孔××酒,批天下文章”跟风;“五粮液”如雷贯耳,“五灵液”就紧随其后;当一个“酒鬼”酒走红时,一时间“酒霸”、“酒妖”、“醉仙”等酒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小糊涂仙”走俏时,各种各样的“糊涂”酒又一窝蜂地涌现……
还有,洋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引来很多国内企业模仿。于是麦香那、麦肯姆、麦肯基这样的“仿制品”纷纷出现了,这些快餐店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快餐种类,无一不在模仿麦当劳、肯德基,甚至连麦当劳的“儿童乐园”也被照搬了过去。然而结果呢?当正宗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一出现,麦香那、麦肯姆等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模仿秀”为什么能流行呢?很多企业可能会认为,模仿和跟风至少是一种安全的策略。事实上,“仿制品”置身于领导者阴影下,随时面临领导者的巨大威胁,这种表面上的“安全”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适合领导者的良策,对于跟随者来说也许就是一剂“毒药”。大量的失败案例证明,“模仿秀”实际是一种奋不顾身的自杀行为,几乎所有的模仿者最终都没有逃脱惨败的宿命。如果你想活下去并发展壮大,你就必须独树一帜,与领导者不同。
硬伤三:朝令夕改,信天漫游
许多本土品牌在核心价值的坚持上缺乏定力,品牌建设常常迫于市场压力或受短期利益诱惑而偏离品牌核心价值的轨道。
许多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十分关注如何提高产品销售量、应对竞争对手的进攻等,唯独忽略了这些具体的经营战术应该始终围绕品牌核心价值的主线展开。我们不难见到这些现象:“换个领导人,换个品牌战略,换个广告公司,换个广告诉求”,“东点一把火,西烧一柱香”,广告诉求朝令夕改,信天漫游。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投入巨额的广告宣传费用也未必能塑造出鲜明的品牌个性,反而使品牌形象日益模糊,让消费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