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高达5.24亿美元
会责任已是宝马品牌的基本所在: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问题每天都会被提起,因此,我们很乐意解释我们的行动,并且愿意回答问題——即使是批评性的问题。这种态度是宝马集团及其品牌一直以来备受人们信赖的原因,而这种信赖关系正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基础。宝马集团坚信,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已经在公司管理中根深蒂固。并且正是因为所取得的成功,我们才有能力满足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所设定的严格标准。
结论
“纯粹的驾驶乐趣”是宝马与众不同的品牌定位。这个诉求包含了一些重要因素:设计.动力与科技,塑造了宝马“尊贵、年轻、活力”的新形象,从而与传统品牌如奔驰等所代表的“尊贵、传统、豪华”区分开来。宝马在中国的定位是“成功的新象征”,巧妙地绕过了一些强劲对手,全力吸引新一代,寻求拥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亚洲商人。
在宝马制造顶级体验的背后,是宝马的工程技术与市场营销的巧妙结合,但是,在这个结合过程中,宝马把创新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制造终极体验。在体验制造上,宝马的差异化路径在于:
高性能的产品是体检的基础;
营销与工程技术需要完美的结合;
通过体育营销增加消费者的情惑体验;
独特的宝马式设计;
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一贯性;
电影营销+网络营销;
把企业社会责任当作品牌重心。
但是,一路攻城略地的宝马品牌,在中国也不乏挑战。一方面,一系列跟宝马有关的危机事件使宝马品牌蒙羞,在中国回答庞克的问题“去寻找你是谁”,往往把宝马和暴发户有所联系。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也在向高档车定位发起进攻,奔驰、奥迪等都在中国耕耘多年。对此,孔安得评论道:
我们在其他的一些很大的城市面临着同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来讲这是很常见的,我们认为市场只有竞争才能进行得很好。只有通过竞争,厂家才能想方设法地做得更好,想方设法为客户服务,这是游戏的最基本规则。
星巴克:感性营销温柔一刀
你知道第一个“矩阵”被设计成没有痛苦的世界,当时每个人都很快乐,结果没人习惯这种生活,整批人都死亡。有些电脑人相信,我们无法设计完美的人类世界,不过我却认为原来的人类是通过痛苦和苦难来面对真实。所以完美世界是场恶梦,你们人类不断想要从中警醒。所以母体才要经过重新设计,呈现20世纪末文明。本来是你们的文明,换了主人就成为我们的文明。这就是进化过程。
——《黑客帝国I》
2006年6月3日,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站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偌大的讲堂上,一袭灰色西装,他的面前是上千名中外听众,舒尔茨露出招牌式的笑容。这是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SNAI-ASU企业家高层论坛”现场,轮到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演讲时,许多人都竖起了耳朵。喜欢制造紧张气氛的舒尔茨却唱起了反调,他大声说,“请大家记住,把股东放在最顶尖的传统商业模式是错误的。”舒尔茨接着表示,“刚开始我们的股东是有些不理解,认为我是不是疯了,但后来他们都接受了,认为我们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市值在短短14年中翻了100倍,我们的品牌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而事实上:我们做的广告几乎是零。”
舒尔茨如何把一种平淡无奇的商品变成一种影响生活的高档消费品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神话。从1987年舒尔茨购入星巴克算起,19年间,星巴克从西雅图的11家咖啡店成长为分布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分店总数达到了11 000家的跨国集团。星巴克自1992年上市以来,销售额一直保持20%的年均增长率,2005财年,星巴克全球销售额达到67亿美元,净利润高达5.24亿美元。
在中国,星巴克依然保持着“凶猛”的态势,星巴克的分店已有100多家,每周造访的消费者有几十万人次。最关键的是,绿色的星巴克已经成为中国主流消费阶层不可缺少的品牌。
最关键的是,星巴克的名字和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符号,被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所接受。在“2006年全球最佳品牌”榜上,星巴克以30.99亿美元(2005年为25.76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91位,增长率为20%(2005年增长率为7%)。在2006年“商业周刊50强”中,星巴克名列第24位,而去年是第33位。星巴克甚至在中国获得了一尊“2005年最佳雇主”的奖杯。在北京美大星巴克总裁王朝龙看来,星巴克品牌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星巴克本身的一个优势是,它是一生活化的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得到,而且很方便,所以它的消费者无处不在。如杲品牌本身的品质好,它所提供的服务也是优质的,那么客户自然就会去走近它,它的品牌也会迅猛增长。
星巴克有什么凶猛的“快品牌”秘笈?
星巴克的背景及战略
星巴克的名字来源于美国经典小说《白鲸记》中那位勇敢坚毅的大副的名字。早在1971年,三个大学生在历史悠久的美国西雅图派克市场开张了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销售新鲜烘焙的咖啡豆。当时标准的速溶咖啡正风靡超级市场,而在专卖店销售新鲜烘焙的咖啡还是一个新概念。
一飞冲天
由于消费大众对高级咖啡的兴趣扶摇直上,世界上早先为了商业利益而追求混合罐装咖啡的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新鲜烘焙的咖啡。显然,星巴克创立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