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在24小时内迅速对外做出反应
引人瞩目,成为当期公众及媒介关注的焦点。例如,“富士康员工13连跳事件”将这家成立36年来一直隐居幕后的B2B企业,放之于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炙烤。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自杀现象让富士康成为“精神血汙工厂”的代名词,社会各界纷纷对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提出质疑。
4.不确定性
危机的爆发往往由企业内外部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危机的形态多种多样,所以危机的走向、后果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年三株公司的高层对“常德事件”反思道:“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过于自信了。现在看来,自信是一回事,同时作多手准备是另一回事。危机从来就不是循规蹈矩的,处理危机当然就不能想当然,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还不规范的情况下,出现‘意外’的可能就更大。”
二、品牌危机的生命周期
品牌危机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征兆,了解危机的生命周期特征对化解和处理危机至关重要。
1.潜伏期
一般来说危机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在危机潜伏期,常常由失误形成隐患,再由隐患发展为危机“苗头”。坐视危机隐患恶化,往往后患无穷,所以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
2.爆发期
危机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质变,便进入爆发期。危机爆发后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企业应在24小时内迅速对外做出反应。如果企业反应迟钝,贻误战机,会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
3.处理期
危机爆发后进入处理期,该阶段是应对危机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期,企业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正视问题,承担责任,并且“闻过即改”,以真诚的态度树立自己责任感的形象,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信任。企业在这一阶段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陷入覆灭的境地。
4.恢复期
危机风暴过后,逐渐进入恢复期。危机经过企业紧急处理后,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化解,也可能差强人意,留下引爆新一轮危机的隐患。企业在这一时期应该深刻反省,努力改进,以新的形象重返市场。
三、品牌危机的根源
商场风云变幻莫测,危机无处不在。宏观政策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迁、产品质量的疏漏、竞争对手的攻击、自然灾害的出现等,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猝不及防的打击。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企业自身的问题
企业自身管理存在漏洞,诸如产品质量存在瑕疵、产品研发设计存在缺陷、产品与广告不实、员工素质低下引发与顾客纠纷等。其实企业自身的这些问题往往都是诚信问题,企业应该明白,诚信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诚信的缺失最终会使企业付出惨重的代价。
达芬奇这个“洋品牌”以高端和昂贵著称,一张双人床售价30多万元。然而就是这个奢华的“意大利顶级品牌”,却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是个“假洋鬼子”,其产品并非产自意大利,而多是由广东东莞的家具公司生产,其材质也不是什么意大利名贵木材“白杨荆棘根”,而是普通的三聚氰胺板。更有甚者,其产品竟被质检部门检测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构成一个商家缺乏“道德血液”的案例。
2.政府宏观政策的收紧
随着中国法制化、制度化进程的加速,国家许多法规制度、行业标准等不断健全完善,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针对事关老百姓安全和健康的食品行业,这使得不少企业的问题被暴露出来,陷入危机之中。
2000年11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的通知》。根据此项通知,含有苯丙醇胺(PPA)的感冒药被禁用,中美史克旗下的康泰克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6亿的销售额瞬间被蒸发掉了。然而,这场危机非但没有让中美史克沉寂,相反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他们的诚信,创造了“产品不存,品牌依旧”的奇迹。
3.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能忍就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跟企业较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漠视消费者利益的气焰。然而,今天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企业的许多问题被投诉和曝光。
2011年11月20日,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罗永浩与部分志愿者齐聚西门子北京总部,当场砸烂自己的三台西门子冰箱,希望借此督促西门子公司尽快承认冰箱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罗永浩等人的维权意识将“西门子冰箱门事件”推向高潮。
此外,许多“防不胜防”的飞来横祸也使企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例如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不良分子的诬陷诋毁,地震、洪灾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难等。
第二节 寻找转“危”为“机”之道
“危机”从汉语字面来看,是“危”与“机”的组合,这说明“危机”一方面代表着危险,另一方面也蕴藏着机会。
我国古代《兵经百言》曰:“目前为机,转瞬非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
其实,品牌危机的管理也是如此。品牌危机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企业只要研究、把握并运用好这些规律,就完全可以预防、限制和化解各类潜在的或爆发的危机,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企业的损害,甚至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国内有关机构统计显示:企业在危机事件中最终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