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见好就收”
百事可乐在娱乐营销方面就充分利用了“借势”这一招。
甜可乐的味道一直都是年轻人的最爱,特别是日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90后”“00后”,他们爱极了这种味道香甜且气泡丰盈的汽水。当百事可乐的竞争者可口可乐将自己的营销关键字定位为“快乐”时,百事可乐则将目标消费者定位在年轻人群体中,主打时尚牌。
邀请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明星代言产品,形成百事群星阵容。不是请一位明星,而是邀请多位明星来助推百事品牌。人们可以在一条百事可乐的广告中看到吴莫愁、郭富城、蔡依林、罗志祥,在另一条百事可乐的广告中看到古天乐和黄晓明。总之,在百事可乐的广告中,总能找到你喜欢的明星。百事可乐还聘请了国际球星如梅西、亨利等参加代言活动。娱乐界、体育界众星强强联合,可谓星光熠熠。这样的“势”,百事“借”来了,自己便成了年轻人心目中最“潮”的时尚流行典范。
另外,还有借势新闻热点事件,周杰伦做爸爸便是典型案例。周杰伦爱妻昆凌怀孕消息一出,各大品牌便相继坐顺风车借势,对这一新闻热点事件给予了极富“喜感”的回应。
比如大众汽车发布甲壳虫子母车图片,整幅画面洋溢着“听爸爸的话”的愉快音符,暗示小宝宝出生后要好好听周董的话。雪碧则在其饮料瓶的留白剪影上方打出“体验一起承担宝宝的重量”字样,一边向在娱乐圈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周董送上祝福,一边借势宣传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就连向来走IT路线、比较高冷的惠普,这次的营销也“萌萌哒”。用造字工房丁丁体打出“孩子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并直接@周杰伦歌迷网官方微博。不仅借了周董要当爸爸的势,还直接“点名”周董歌迷。其定向传播威力巨大。
运用娱乐的力量,借势营销,善于“耍心机”很重要。这便如同具备超能力,既要能够预测未来,又要对现在有所行动。反应灵敏,速度至上。谁第一个借势,率先采取行动,谁就可能收获更多。
首先,借势需要预测未来。很多事物到来之前,都有征兆。比如地震即将来临,井水会出现浑浊,鸡犬变得躁动不安。同样,一些娱乐事件在发生之前,也会有“预热”。凭借丰富的阅历和敏感的洞察力,掌握这些“走红”前奏,然后依靠强大的执行力,及时有效制定“借势”策略,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前瞻能力的娱乐营销先行者,进而在娱乐营销领域“呼风唤雨”。
在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谁都可能撬动地球,关键是在别人沉睡的时候你睁着一只眼,并且随时准备行动。
其次,借势重要的是执行。德国哲学家约翰·菲希特说:“只有行动,才能体现价值。”别光说不练,再好的“借势”设想,只有纸上谈兵都是空想。必须去行动,去有条不紊地执行。从确定借势的“点”,到参与其中,向公众展示全程参与情况,以及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等,都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无论是情人节巧克力借玫瑰花的势大卖,还是大张伟、鹿晗、张一山、易烊千玺,甚至范冰冰,借着“北京瘫”热词,自黑自娱赢关注。总之,行动必须在当下。
当下执行,还意味着营销者要扛得住来自各方的口水炮轰。知道什么时候“不抛弃不放弃”,什么时候“见好就收”。善于“借势”,更要善于“见风使舵”。只有真正做对做好了,我们的娱乐营销才是“值得”的。
有报道显示,美国企业特别看重“借势”营销。它们愿意把大量资金投到借势营销上,其总体花费的年增长率超过15%。同时有40%以上的美企高管认为,在借势方面获得的营销回报,远高于其投入。
更加巧妙的“借势”,是向竞争者借力打力。从竞争者那里借来势,获得更强悍的竞争力。比如每年的6月18日,是京东商城店庆日。2016年,京东在自己的平台以及各大媒体花重金宣传“6·18”。目的是想要告诉人们,6月18日这天,京东店庆大促,东西特别便宜,让大家赶快上网买。
可没想到的是,6月18日这天,网上的其他电商也“借”着京东的促销风,减价卖东西。消费者把价格比来比去,发现6月18日这天京东上卖的东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于是京东这一做法被一些经济学专家评论为烧了不少钱,却未必赚钱。相反,京东的很多竞争者,在这次“借势”中获益。没怎么花钱打广告,流量、销量却猛增,只是机智地对价格做了细微调整,借势便换来了高回报。
与娱乐有关的三个问题
谈及未来商业逻辑的改变,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有一个新经济领域“四化”理论:“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
传统广告模式,是广告加营销。即商家做广告,消费者买,进而形成营销模式。
以前做一块香皂的广告,需要花很多钱树广告牌,再花很多钱做电视广告,媒体把钱都赚走了。消费者看到广告后,也不清楚效果到底好不好。这种营销效果非常有限。
现在的营销模式是,一块香皂生产出来,找一些网红和意见领袖试用,在微博和自媒体上发布用户评论。评论说这块香皂用着很舒服、很好,大家看到了,便要去买。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