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舆论异化的特点是什么?
民生舆论异化的特点是什么?
: 141.移动互联网对传达信息、建立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往往成为草根愤怒的发布场所、复仇官员、复仇腐败、复仇财富等情绪的发泄场所。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当前的弱势地位,网络为他们提供了集体供暖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城市下岗工人、供应商、强制拆迁业主等弱势群体,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难以解决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网络上的抑郁、悲伤、愤怒,同时吸引更多网民的注意,也形成了情感临时聚合,促进舆论升级。2.随着时间的推移——重要节点一个接一个地传播舆论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重要的时间节点是舆论爆发的高潮,也是民生舆论异化的窗口期。重大时间节点,特别是指两届会议(年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两届会议,往往是民生问题集中讨论和关注的节点),特殊节日前后(媒体将结合情人节、清明节、儿童节、重阳节唱四季歌,进行相对集中的报告主题规划)、特殊季节前后(黄金周旅游、网民嘲笑景区、夏秋救灾工作已成为公众舆论领域关注的焦点)等。由于这些公众舆论沟通的焦点、兴奋和高峰与主要时间节点高度相关,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往往出现相同的社会关注热点,或相同的事件在公众舆论领域反复刷新,让人们似曾相识。3.因事——利益纠葛死磕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掌握的资源有限,往往利益受损而发声渠道有限,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为他们说话。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媒体为大众提供了多元的“发声”平台,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容纳大众的言论。这种特点,一方面使弱势群体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释放了弱势群体压抑的激情和表达的欲望,助长了他们采用非理性方式维护自己利益。一般而言,民生舆情异化指向明显,通常是三个层次:一是指向事件本身,反复陈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发展;二是指向政府职能部门的处理态度和措施,撩拨公众情绪;三是指向社会制度、体制等更深层的原因。此类异化的民生舆情逐渐积累起来的失序、冲突和矛盾,一旦非理性爆发,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4.目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由于效率和公平的不平衡,公众普遍存在挫折感和不公平感。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传播交织在一起,舆论呈现出三维、高效、分散的传播趋势。民生舆论异化的原因是网络具有自然的钩功能,网民对类似公共话题的情感表达,容易引起舆论共鸣和关注;另一方面,线下事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公众对解决头痛、脚痛不满意,但暴露在官员腐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背后,一些网民选择敏感领域,创造敏感话题,发泄社会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