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旨是建构理论
通过聘请国内权威品牌管理专家和学术专家,采用访谈法,依托扎根理论对品牌竞争力评价要素展开探索性研究,尝试构建中国自主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的核心维度和指标。
通过梳理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评价的既有成果,基于国际学术界权威分析框架,采用国际权威量表开发程序,尝试构建一套覆盖面广、本土针对性强、方法科学简便的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试量表。
借鉴现有关于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机理模型的逻辑原理,构建“企业品牌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机理结构模型进行检验。
应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尝试构建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计算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中国消费品类上市公司,实证检验指数模型及量表的适用性,进而得出中国消费品类上市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中国自主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问题
根据“现实的呼唤”以及“理论的不足”,本书将对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索:
研究问题1:企业品牌竞争力如何界定?这包括品牌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品牌资产和企业竞争力等概念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本研究与以往相关研究的区别和前沿性如何体现?
研究问题2: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的相关研究进展如何?这包括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测评指标研究,以及测评模型和方法的研究。
研究问题3:如何在西方既有理论成果基础上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品牌竞争力测评理论?这涉及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如何选取。
研究问题4: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有哪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真正来源到底取决于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如何作用?形成的机理是否可以整理成结构化模型形式,如果可以其结构合理性如何检验?
研究问题5:企业品牌竞争力这一定性构想如何定量测评?即测试量表如何开发?量表的适用性如何检验?
研究问题6:本书研究目的以相对值的形式反映品牌竞争水平,那么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计算模型如何构建?模型是否可以衍生出实用性较强的分析工具?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模型如何应用?关于测评行业的选择标准如何界定?评价结果对中国自主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有何启示?
(三)研究方法
据本研究问题的需要,本书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遵循“文献阅读→提出模型与命题→调研收集数据→实证分析→形成研究结论”的基本研究思路,对相关命题进行研究。现将本研究采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归纳如下:
1.文献研究法
笔者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理论的前沿和进展情况,通过对与品牌竞争力测评相关文献的搜集、归纳、综述来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并从中发现不足之处。这样,一方面不至于做与前人重复的研究,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自己的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构思才有据可循。
2.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是指任何不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续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质性研究的最佳方法是扎根理论,在生动、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现和发展新理论”,其主旨是建构理论。问题3提出的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品牌竞争力测评理论则属于理论构建,因此本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测评维度展开探索式研究。
3.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德尔菲法,并依托浙江工商大学的权威平台聘请国内外品牌竞争力研究的权威专家召开研讨会,进而展开质性研究,保证指标选择的全面性和权重计算的科学性。通过李克特量表来收集数据,被调查者(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对问题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不同等级以数值表示予以量化,并经过统计分析来验证量表和模型。
4.多元统计实证分析
本书选用SPSS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针对指标分类的科学性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针对指标间的相互影响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采用A-MOS统计软件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工具,对问题4和5设计模型结构验证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修正。
5.多指标综合指数法
针对模型的构建采用指数编制方法,又以综合指数法对指标进行加权和法处理,通过功效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思维构建中国品牌竞争力指数计算模型,对消费品类上市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水平进行相对评价和排名。
(四)研究技术路线
根据研究目标、研究具体问题,以及相应研究方法的确定,笔者提出本书的技术线路:首先,是基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提出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次,借鉴扎根理论的思维对中国情境下品牌竞争力测评要素展开探索性研究,并利用量表开发技术编制中国自主企业品牌竞争力测评量表;再次,将测评机理模型、量表构建测评体系和指数计算模型应用于消费品类上市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