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也是呈金字塔分布的。首先要有知名度
品牌也是呈金字塔分布的。首先要有知名度,你要知道三星;再上一级是美誉度,在几个美誉度高的品牌中你必须知道三星才行;再往上提高是忠诚度,一提到最好的品牌,也必须有三星,甚至会拥有自己的品牌fans。所以说,我们第一级做到了,可是再上一级可能做得不太好。
李宗锡的烦恼也代表着三星电子的品牌方向,即如何强化跟顾客的联系:
我们的目标消费群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和竞争公司相比,我们有更强的品牌个性。首先是在技术方面,我们是技术和设计方面的领导者。另外,三星代表对最完美的生活的追求。对追求这样生活的人,我们用科技和设计来满足他们,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愉悦。
三星的忧患意识
采访三星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三星电子CEO尹钟龙的忧患意识。
2006年3月份,一封名为“来自副会长的信”的邮件从韩国首尔发出,发往三星电子在全球48个国家的中高层经理人,这封信发自三星电子CEO、三星集团副会长尹钟龙。这是三星电子例行的沟通方式,在这封信里,尹钟龙再次提到了危机感,他提到了汇率问题、石油问题,他甚至提到了伊朗核危机:
2006年,世界经济带给三星的风险和机遇都将是巨大的,油价的高涨和美元的走弱将为三星的业绩带来巨大的压力。此外,全球市场中的四大壁垒——价格、技术、地域和附加值——都将进一步被打破,从而造成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三星电子的经理人看来,每个月“来自副会长的信”的主题千变万化,但是惟一不变的是尹钟龙的危机意识。据说,即使在三星电子业绩最好的2004年,尹钟龙在信中甚至说“现在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尹钟龙提醒自己的下属:很多公司都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危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陷入危机。
三星这种忧患意识跟三星品牌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三星很多经理人看上去都不酷,但是却生产出世界上最酷的产品。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三星的这种忧患意识,它使得三星的经理人没有把眼光只放在产品上,而是放在了千变万化的消费者身上。这种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才是品牌快速成长的核心动力。
杨怀博的烦恼
跟索尼爱立信的一些高层聊天,他们总喜欢把自己当作小公司,不愿意被看作大公司。他们认为,小公司才能永远保持激情,保持灵活,保持进攻。
索尼爱立信CMO杨怀博处处把推销手机放在第一位,每次见到杨怀博,他都会在自己面前放一排索尼爱立信最新型号手机,时刻不忘推销一把。现在,索尼爱立信已经实现了初步使命——进人全球手机业前五强,但是,身为索尼爱立信第一战将的杨怀博也有自己的烦恼:
烦恼之一是如何保持“与众不同”的优势,虽然依靠独特的精品战略,索尼爱立信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烦恼之二是如何继续增长。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索尼爱立信不得不把眼光放在低端手机上,在此之前,索尼爱立信一直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词。这会给索尼爱立信的消费群带来品牌识别混乱吗?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杨怀博的思路是从消费者那里寻求力量。在杨怀博看来,好的品牌“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到舒服”。
钱·金眼中的三星品牌
《蓝海战略》作者钱·金不是一个很严肃的学者,相反.他喜欢打破常规,甚至喜欢踩在椅子上做演讲。钱·金曾经把三星电子作为“蓝海”案例,并在几年前给三星电子做过战略咨询。钱·金这样描述三星电子的品牌创新:
1997年的时候,三星电子基本上是成本领先的形象,三星电子想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把它的品牌力量进一步大幅度地提升,因此在1997年,当时的三星电子CEO就创建了价值创新项目中心,来进行品牌提升。当时他们向我征询意见,我就问三星最红的海是哪部分?他们的回答是移动电话,这实际上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红海,各个企业都在生产移动电话,比如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他们竞争注重的元素也就是各种功能选择,比如SMS等功能的不断添加,每个人都想寻求差异化,都想脱颖而出。蓝海战略要问两个问題:一是为什么当时栘动电话在全球市场中对于顾客的占有率只有30%?蓝海战略不是问那些使用栘动电话的人,而是问不使用的那些70%的顾客,为什么你不用栘动电话?那些年纪较大的人,他们都拒絶使用移动电话。这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很多年老的人很难掌握复杂的功能,因此望而生畏;原因之二是,当你把手机放在口袋里,忽然响起的声音会吓你一跳。实际上蓝海战略提出的蓝海思路就是要简化栘动电话。三星所做的就是,首先简化了移动电话繁复的功能;第二,同样手机的铃声为什么不能用音乐呢?于是三星就首先把音乐放入了手机铃声中,市场对它的需求就急剧增长了。一旦三星在移动电话业取得了成功,顾客就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三星创造的任何产品都是好的。
三星和索尼爱立信的共同点:情感营销
在品牌营销上,三星和索尼爱立信有着太多的不同,比如,三星不喜欢使用明星,索尼爱立信却喜欢用明星代言;三星擅长奥运营销,索尼爱立信却擅长娱乐营销。
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经历了从cold (冷)到cool (酷)的转变,都曾经历过品牌低谷,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