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企业往往以产品或品牌的曝光度作为唯一参考:你的微信公众号有多少粉丝?我的微博有多少粉丝?这次合作能带来多
入探索,三个爸爸将目标受众精准定位为孕妇和0~10岁的儿童,一切行动都围绕着这一用户人群而展开。在产品上线前,三个爸爸事先打造粉丝团,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积累粉丝,和粉丝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它认识到只有有情怀的产品才能触动消费者,因此,它着力打造“爸爸精神”,用独具匠心的技术对产品进行反复打磨,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只把自己试用过的真正好的产品推向用户。在此基础上,随着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三个爸爸毫无疑问地取得了成功。
打造“网红”爆款绝不是新兴领域和创新型企业的专属,很多传统企业同样能够实现。众所周知,中国是电动车消费大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传统企业如何打造“网红”爆款?“集漂亮与聪明于一体”的小牛电动车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高颜值、智能化、锂电池,是小牛电动车大受欢迎的三大主要因素。在众多行业大咖依然醉心于产量规模的情况下,靠着众筹起家的小牛电动车牢牢锁住年轻消费群体,树立了“‘网红’电动车第一品牌”的个性化标签。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说,传统企业只有客户没有用户,而互联网时代就是要做深度沟通和互动交流,通过打造“网红”爆款把客户变成用户。当下的年轻消费群体不愿拘泥于俗套,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因此,在消费的过程中,他们更希望在产品本身之外找到心灵的契合点,这也是所有商家在打造“网红”爆款产品的过程中,极为重视个性化标签的根本原因。
PR:“三板斧”引爆
当下,PR已经成为塑造品牌认知的主要武器,广告仅作为树立品牌形象的工具,大部分新消费企业都是通过PR“三板斧”,即跨界合作、借势曝光、事件营销来实现爆红和建立消费者的品牌认知的(见图18)。
图18PR“三板斧”
理论千篇一律,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实现PR“三板斧”的精准高效,必然要在细节上体现独到之处。
跨界合作追求1+1>2的营销效果
跨界合作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并不陌生,这种方式使企业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投入完成资源整合和力量集聚。在全球化竞争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不遗余力地加速跨界合作的步伐;而在PR领域,跨界合作更是近年来的主流趋势。当下,许多所谓的跨界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企业满足于“1+1=2”的结果,而这些企业往往以产品或品牌的曝光度作为唯一参考:你的微信公众号有多少粉丝?我的微博有多少粉丝?这次合作能带来多少流量?其实,真正落在实处的跨界合作,能达到1+1>2的营销效果。
许多人发现,如今市场大热的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似乎“不务正业”,不断跨界“搞事情”。瑞幸咖啡是炒作高手,跨界合作是它的惯用策略。2018年10月底,瑞幸咖啡联合浦发银行推出联名信用卡。很难想象,咖啡能和信用卡碰撞出什么火花。但瑞幸咖啡通过和浦发信用卡进行跨界合作,构建了新型的场景式体验消费,通过大力度的折扣和多重福利暴击,轻松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也让瑞幸咖啡着实火了一把。
联想到此前,瑞幸咖啡携手冯唐,跨界开办了一家“撩”主题咖啡馆,为了凸显品牌的独特调性,展示独特的视觉形象,瑞幸重磅推出冯唐定制款的“不三”杯套,卷起了一阵咖啡界文艺清新的风潮。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跨界合作,不仅让瑞幸咖啡的品牌曝光度不断激增,也折射出其全方位打造品牌生态体系、拓展多元化市场的雄心。瑞幸咖啡以新零售模式改变传统咖啡消费模式,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企业,其标志性的小蓝杯已成为许多都市白领的时尚生活新选择。瑞幸咖啡涵盖金融、互联网、文化等众多领域的跨界合作,绝不仅仅是为了流量与积累用户,而是旨在通过借力,实现1+1>2的品牌营销效果。
量变产生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质变。两个品牌联合,要能演绎出一个新的、值得体验的故事,才能实现质变。这才是PR“三板斧”中跨界合作真正追求的效果。
借势曝光要精准把握话题热点与焦点
因为有了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加上海量自媒体的兴起,如今的热点话题与焦点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多角度、多渠道地迅速传播,这也为借势曝光奠定了基础。当然,借势曝光不是毫无目的地作秀,而是有计划、有内涵的品牌营销策略推广,必须精准把握话题热点与焦点。
足球与橙汁饮料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关联性。然而,2018年世界杯期间,天使之橙却依靠持续深入的借势曝光,实现了人气、流量与市场业绩的多赢。
天使之橙瞄准世界杯这一热点赛事,借势营销,抓住球迷的关注点,进行品牌视觉化创新,推出6款可爱呆萌的拟人化形象,鲜艳活泼、热情四溢的品牌形象极大地勾起了球迷的兴奋感。随着赛事的推进,天使之橙再加一把火,推出“橙色军团”大礼包,利用社会化营销手段加上KOL的转发,将营销活动推向了高潮,天使之橙也因此名声大噪。此外,通过打造“橙子戏法”H5互动闯关游戏等线上线下的多维互动,天使之橙获得了数量庞大的球迷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品牌影响力飞速飙升。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也是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经过各路品牌的长期“调教”,对营销的“免疫力”正在不断增强。品牌营销要想深入人心,就必须有独特的记忆点,在创意上下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