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返航事件折射品牌危机公关缺失
未来预期,根据这些预期将会推算出证券市场趋势性的价值变化区间。根据这些变化,就可以设计出各种衍生金融产品,从而进行衍生金融产品交易。
在全球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这些债券还可以和公司股票挂钩,可以把股票转化为债券,也可以把公司债券转化为股票,于是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交易市场。债券发行出去之后,具有固定收入的属性,它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同样具有投资价值和投资保值的安全性,债券的投资交易也会创造出很多的交易机会。
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资产规模,有的资产主要靠经营活动,有的资产不以经营为主,这样,市场再次出现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于是,为了提高经营性资产的效率,实现管经营和管资产的分离,资产管理也发展成为专业金融领域。
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期间,除了资本市场的成功之外,全球化的金融结算从过去的以黄金为主改为以美元结算,让全世界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这也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在金融领域的巨大成功。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系
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从酝酿到全面展开已过去几十年,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系。我把这几个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具有整体性的链条的总和称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产业体系。
我从2008年第一次到日本探索中日之间商业机会开始到现在,已经出国几十次,到过除非洲以外的大部分地方,深深浅浅做过了几百个项目,针对每个项目,我都会从产品到品牌,从技术到工艺,从管理到市场,从原材料到销售,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市场来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研究这些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全球的分布,我的头脑里构成了一幅难得的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及这些链条与资本链的关系图。这些复杂的链条在全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之间有复杂的配置关系,并且还在不断变化中。比如,美国制裁华为,就会使得与华为相关的全球5G产业生态,如5G的应用国家、5G基站和设备、移动终端生产、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芯片、各种零部件研发生产、移动终端消费市场等在全球范围形成各种变化。
但是,不管怎么变化,也是有规律的,这些运动规律,也是渐渐形成的。
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是在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基础上发生的,由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推动,最重要的技术首先是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电力本来就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人类把握电力的原理,掌控电力的规律,通过工业技术生产电力、储备电力、使用电力,使电力作为能源动力推动工业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伟大贡献,同时也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最强大的动力。
电力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
第一,电力作为能源,可以取代蒸汽机,大大提高工业动力的效率。
第二,在工业化进程中,电力的出现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工业门类,包括电力的生产、电力设备的制造、电力的传输、电力传输设备的铺设。
第三,电力的应用所带来的应用场景和各种场景所需要的工具、设备等变幻无穷。尤其是电力进入家庭之后,把人类文明的层次提高了很多。所以电力成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一开始就获得的非常重要的产业领域。
电力不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由于电力产业的诞生,和电力相关的产业应运而生。从电力产业延伸出来的产业规模非常巨大,不管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还是输变电设备、电力传输设备,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电气化、自动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电灯的照明、家用电器的发明创造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家用电器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带来了消费行业的升级,电风扇、空调、电冰箱、电视机、音响产品、洗衣机、消毒柜等都成为城乡家庭最基本的家用电器产品。这些产业也给投资、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带来巨大的市场,帮助更多人就业,创造更多的税收,大大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品质,也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电力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最重要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所呈现出来的巨大的产业生态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电力产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的纵深超过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任何时候。电力生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早是通过煤的燃烧,把煤的热能转换成为电能;电能生产出来之后,通过传输运送到有需求的地方,转变为工业动力,同时传输到城市和乡村,再次将电力的势能转换成为家家户户的光明。从此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摆脱了黑夜的苦难,拥有了光明。电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类活动得到大大的延伸,不管是工作、学习、娱乐都因为电灯而改变。到20世纪初,不仅是电灯,各种家用的电器和电子设备也渐渐被发明出来,包括收音机、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家用空调、洗衣机等;在工业上,以电力作为动力的各种发电设备被发明和生产出来。
内燃机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
当“天灾”被初步查证为“人祸”之后,东方航空八架飞机在云南上演的返航之举,注定要被写入中国航空的发展史。这一事件可以说是民航体制改革六年来向市场转型过程中诸多久拖未决弊端的集中体现。
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报道:在这起非正常返航事件中,根据媒体调查和东航隐讳的自供,该公司云南分公司部分飞行员挟一千多名乘客兜转于蓝天大地之间,真实目的是对公司的薪酬待遇不满,而采用这种极端的不合作手段来达到自己的诉求。
作为劳方的部分飞行员为争一己私利而置成百上千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的荒唐举动,显然已经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他们应该为此承担包括法律在内的责任。
作为资方的东方航空亦难辞其咎。事前东航竟然对如此大规模的员工消极怠工预谋毫无察觉,事后还明显想掩盖事实真相,其所作所为凸显了公司管理和治理的混乱。对于以安全和服务为生存基础的民航企业而言,东航的品牌无疑将受到空前的质疑。
透过现象看本质,东航返航事件实际上暴露了我国民航体制市场化进程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整个民航业应该为此深刻反思以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否则,不利于民航业做大做强,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亦将遭遇挑战。
自2002年三大航空集团组建以来,表面上看我国民航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风风火火,各大航空公司为争抢乘客在机票价格上斗得你死我活。但在客源终端竞争上的完全市场化,并不代表我国民航体制与计划时代彻底地一刀两断。
事实上,双轨制仍是当前民航业的鲜明体制特征。在客机和航空器材引进、航油价格、航线资源分配、三大航高层任免以及飞行员培训等关键领域,大多仍是政府主导着这些资源的配置。
以飞行员这一人力资本为例,他们大多数都是政府或航空公司出资培训的,跟航空公司签的劳动合同基本上都是终身制,在劳资关系上航空公司的强势地位甚于其他行业。近几年,随着天空向民营资本开放,飞行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在流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
作为世界上成长性最好的航空市场,这几年我国民航业逐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飞行员的供不应求日益成为制约航空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航空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无法招聘到并留住足够数量的飞行员来充实不断扩张的机队。
而僵化的体制成为飞行员流动过程中一道难以迈过的门槛,于是乎飞行员跳槽遭遇原东家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索赔的案例接连发生,航空公司几乎成为“铁打的营盘”,而那些充满渴望的“流水的兵”,在跳槽无望或加薪要求被否之后常常采取请病假等不合作手段,发泄对东家的不满。东航云南公司有关飞行员的集体返航,不过是这种不合作对抗的极端表现而已。
东航返航事件发生后,民众期待真相能尽早大白于天下,希望这样的事件不再重演。但是至今东航云南大规模返航事件仍然迷雾重重,而日前东航在上海总部举行了一个宣誓仪式,号召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算是亡羊补牢的举措。而为稳定飞行员的流动状况,民航总局下发规定,4月1日起华东地区的航空公司,飞行人员每年的流出比例不得超过本单位飞行人员总数的1%。
当然,这些举措都不是治本之策。在根本上,民航业的出路在于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