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装备业是一个品牌化程度很低的行业
市场机会,走向了产品同质化和价格竞争的乱局,接下来还会有行业的洗牌。如果你还没想好应对的策略,那么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被淘汰出局的结果。
为避免出局,企业进行应对的策略很多,如从技术方面、产品方面、供应链方面等。这里,笔者站在一个工业品品牌策划人的角度,谈一个重要却容易被企业家们忽视的应对措施——品牌化。
中国物流装备业是一个品牌化程度很低的行业,在物流业还没有大发展时,这个行业的霸主是一些从国家研究单位改制形成的国有企业和一部分外资企业。在市场酝酿的初期,行业竞争格局比较稳定,市场相对显得有序和保守,品牌意识还未萌发。因此,企业的营销手段更多地表现为建立在人际关系和口碑之上的销售,也就是走关系型的推销之路。但近几年随着物流业的爆炸式发展,这种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市场变局由此产生,这种强烈的变化就是浸润行业多年的专家也始料不及。
行业剧变,给物流装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企业家们在渡过了行业漫长的分化、形成期后,突然迎来了一座座“金矿”而变得狂喜不已、不知所措。我们看到,行业越是升温,企业家越是变得浮躁: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都奋不顾身地投身于这场挖金的战争中。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1997年的VCD大战、2000年的彩电大战又一次上演。
因此,物流装备行业出现了这些乱象:产品变得同质化、项目一窝蜂上马、企业相互挖角、野蛮竞争、还未练好内功就仓促上阵、忽视用户体验和长期价值。企业家们以跑马圈地的心态做企业,而不是以打造百年老店的心态做企业。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家们在营销上更陷入了一系列误区。一是认为做广告就是做品牌;二是认为品牌建设是短期工作;三是认为品牌就是“企业形象”,忽视了客户价值;四是认为品牌是市场部的事,导致市场部孤军作战,未能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
这些误区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站在企业自身角度,而不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策划和投放广告,导致推销式广告蔓延,广告信息趋于同质化、设计粗制滥造、不讲究品牌形象;没有年度品牌推广策略和预算意识,缺乏计划,随意性强,在推广节奏上没有形成控制机制;只重视表面的“企业形象”和“面子工程”,却忽视了内在的价值创造和客户满意度;品牌意识没有贯穿到企业整个系统和各个部门,品牌推广工作未能整合内部最佳资源,未能形成内外的有效联动。
品牌化是当前物流装备企业走出困局的一条有效路径。通过品牌化来重新定义客户价值,重新看待客户关系,重新梳理业务流程,重新考量品牌识别与传播策略……依靠品牌提升价值,塑造竞争能力,摆脱价格战,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九、小米营销对工业品企业的启发
小米已经成为世界销量第三的手机品牌,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创造了行业奇迹。小米的奇迹首先是产品的胜利,满足了中国数量庞大的消费者对高配置、低价格、质量稳定、设计大方的手机的需求。其次,小米的胜利是营销模式的胜利,也就是被业内夸耀、膜拜的营销法的胜利。
我们看看小米的成功对工业品企业有什么启发。
第一,完全贴近客户,与客户保持互动,注重体验。
在这一点上小米确实做到家了。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社区等方式,直接与用户沟通,随时了解用户需求,解答用户问题,甚至邀请用户一起参与产品设计。而国内很多工业品企业都是根据订单制造和代工,脱离终端用户本身,无法掌握用户第一需求,不能参与到用户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中去,在价值链中处于下游。
世界刀具行业老大山特维克可乐满,就是依靠与终端用户紧密协作,参与客户的产品研发和设计环节,与客户及时保持互动,并通过培训、论坛、技术交流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方式,不断贴近和深入客户,增加黏着度,以保持在业内的绝对领先。
第二,不断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
小米自然是最会讲故事的企业,雷军更是讲故事的高手。从想要做第一款手机开始,雷军就絮絮叨叨地讲起一个接一个听来入迷的故事,从不间断。靠讲故事,雷军吸引了超过1200万数量惊人的巨额粉丝。其中的铁杆粉丝更是小米的积极拥护者,给小米捧场,传播小米口碑,成为小米不花钱的销售员。而众多“傻大笨粗”的工业品企业,却很少会讲故事,总是一种板着脸、铁石心肠的样子,说着听不懂的话,让人不愿接近。他们把受众都当成了没有感情的只知性价比的“经济人”。也有极个别会讲故事的工业品企业,其营销就做得有声有色,比如GE、西门子。
第三,适当装一下也无妨。
有人说小米一直在山寨苹果,这是事实,无法否认。人人都讨厌山寨,可像小米这样山寨得出神入化,人们便多了一份欣赏。小米山寨苹果,不是采用那种下三烂的方式,而是有足够大的装的格调。比如,小米的发布会就跟苹果学,包括每一个细节。像会场布置、灯光、PPT样式自不必说相像,就连雷军的穿着、手势、语气节奏都跟乔布斯神似,难怪被人称为“雷布斯”。所以当装的格调足够大时,人们就从讨厌转变为欣赏甚至是期待了。
工业品企业都是清一色一副实成样,明明是很好的产品和技术,由于不讲策划,也就隐藏了光芒,变得普通寻常了。你看人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