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上与广东基本没有关系了
—“做生物肥料,找牛根生”,显然是企业太希望通过一个雷人的、“一鸣惊人”的名字成功(如图4-3所示)。这其实都是企业不成熟、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的表现。
图4-3以“牛根生”为名的肥料
第三,品牌名称和品类名称重叠。大家都听说过“氟利昂”,冷冻机,汽车空调、家庭空调和冰箱里都有氟利昂。有人问:“氟利昂哪种好?”但有人说:“氟利昂本来就是一个品牌,不能说氟利昂哪种好。”氟利昂既是品牌名称,又是品类名称,这时就存在问题。
席梦思床垫也有类似问题。席梦思本来是1870年诞生于美国的床垫品牌,但是由于很多企业进入便成了品类的名称了,席梦思作为一个品牌就鲜为人知了。
第二节改名字也有说道儿
多数区域性品牌名称带有区域性烙印或特征,或者干脆就是区域性的特色方言。这样的品牌名称在区域市场上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区域市场的消费者们乐于接受,但要走出去让区域外的顾客接受就需要改名。
(一)去区域化而更名
区域性品牌从区域走出去,跨省市,或者走向全国,就面临着外地人对品牌名称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情况。
中国地大物博,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这个地方听着很好的名称,在别的地方就是不好的名称了。或者在原来的市场有很好寓意的名称,走出去后人们就无法理解其美好的寓意了。
2007年,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这个要比“思茅市—中国普洱茶之都”的概念更好。因为普洱茶的知名度和认知度非常高,一个城市直接叫“普洱”,就让人们明白这里的普洱茶肯定更好、更正宗。通过更名,这个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形象更加鲜明。普洱市是名副其实的普洱茶文化发源地,其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在2013年世界国际茶业大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普洱市“世界茶源”的称号。这是一个城市更名非常成功的案例。
区域品牌企业更改原来的名称,特别是将具有较强区域特色和局限性的名称去区域化,让全国消费者认为这个企业是具有强大实力的全国性品牌企业,而不是某个小地方的小企业,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发银行”,英文名称也变更为“China Guangfa Bank”,名称上与广东基本没有关系了。类似的案例还有2007年内蒙古的“包头商业银行”更名为“包商银行”。
2013年7月,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全食品董秘郑晓东表示,去掉“郑州”两个字,主要考虑的是去区域化,将三全食品当作一个全国性的品牌来运营。这样改名也是参照了很多公司的做法而决定的。
此前,“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万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万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如此去区域化的更名在最近两年确实很多。
(二)由于法律风险而更名
在2014年上半年,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起诉著名打车软件“嘀嘀打车”的运营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商标侵权,要求小桔科技停止使用商标,并赔偿8000万元。妙影电子认为自己申请成功的“嘀嘀”和“小桔科技”申请中的“嘀嘀打车”,品牌核心都是“嘀嘀”,而且双方申请商标类别都是第9类——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将“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还有,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产业转型(积极主动)或知识产权(消极被动)等问题,对包括品牌标志在内的形象进行更换。
比如联想。2003年4月,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启用新标识“Leno-vo”。联想的英文名称Legend是一个好听的英语单词,中文含义是“传奇”——这个词在中国还是很受欢迎与认同的,也暗合联想的传奇历史。可是,“Legend”在海外市场被注册得太多,在欧洲所有国家几乎都被注册了,注册范围涵盖了计算机、食品、汽车等各个领域。
进入海外市场,联想根本就无权使用Legend进行推广与销售,联想要想在国外发展就一定要有一个能受到法律保护、能合法销售产品的商标,而联想进军国际时“Legend”竟成为绊脚石。最终联想标识落在了自己创造的单词上——“Lenovo”。Lenovo由Le和novo组成——“le”取自原先的“Legend”,承继“传奇”之意,“novo”是一个拉丁词根,代表“新意”,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打江山时需要缔造“传奇”,想基业长青则需要不断“创新”。在品牌标识更迭的过程中,联想将“Legend”更名为“Lenovo”,迈出进军国际的第一步,象征着联想从“传奇”走向“创新”的里程。伴随着“Lenovo”的推广,公司又提出主打口号——只要你想。
品牌更名是个费钱费力的大工程,品牌名称切忌多变。更改品牌名称,一定要慎重,不能草率决定或轻率否定。2008年10月1日起,日本松下电器将使用了80多年的品牌名称“National”更改为“Panason-ic”,仅更名费用,松下电器在两年之内就用了300亿日元。
品牌更名是一个费力费时费钱的长期工作,如果企业要更名,那么早一天比晚一天好,因为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