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波波的市场高潮
。
A的工作情境:(有几个要点,拿小条记下来)岗位说明书里规定的权限是什么,不要随便越权。领导的风格喜好要尽快摸熟,留下“孺子可带”的好印象。工作计划和工作日志不能遗忘,按时提交,且不说质量如何,至少是一个态度问题。绩效考核表里的指标要优先完成,因为这直接关乎收入。
B.一个刚创业的互联网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超龄的请自动进入老司机序列),每天没有完全确定的工作安排,也没有很大的办公室,就在纳什空间这样的共享办公场地里工作。
B的工作情境:(自行想象)各个专业或特长的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公司的新产品,说自己的idea(想法)。某个“大牛”的产品创意,可能就是在咖啡馆里凌晨时分头脑风暴的结果,第二天就迅速启动市场调研。不仅是产品,整个公司都是研发进行时。产品发布会上,创始人的演讲还时不时紧张地走调……大家都在新角色里设计剧情,把戏码做足,期待一波波的市场高潮。
小C说,我选择B。在他看来,选择A,会增长某类专业经验和适应规则。选择B,是在增长视野和适应不确定性。
小C选择的工作情境让他对未来充满憧憬。A选择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答案,但不能给小C带来这种动力感。
小C的职业选项触动了我。
因为职业的原因,我经常接触那些在一线城市打拼的白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白领的职业生涯规划里有一些关键选项,例如——
区域:“去北上广深做江湖漂……”
行业:“高大上的金融业,我是去还是不去呢……”
企业:“我想跳槽到行业排名前几名的企业,又或者从内资公司再跳到外资公司……”
岗位头衔:“我想在5年内成为部门经理,我想和某大佬坐在一张桌子上开会……”
从什么时候起,世界变得这么有格局了?我们像被统一训练过的棋手一样,选择变成了“逻辑性思维”,可推导、可预测,有看不见的规则像百度推广一样不断为你推送排序优先的答案左右你的视线。我们像被定好了时间的闹钟一样,到了那个节点,就得去爬下一个格子,成为格子里的人。
小时候有一种游戏是“跳方格”,游戏规则就是先在地上画好格子,然后在里面跳,出界就是出局了。在格子里跳的时间最长的是最好的,好选手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些线条僵硬的格子,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使得我们不能像水一样自由流淌,随心而动。
2016年,腾讯根据QQ浏览器针对“95后”的网络浏览及主动搜索行为数据,以及对“95后”高校在校生的问卷与走访调研,对“95后”的择业取向做了报告分析。
报告称,作为职场新人类,“95后”一反常态,有近五成(48%)的人没有遵循传统的求职道路,而是选择不就业,深造、创业、上直播当网红、回家结婚生子……毕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
在“不就业”的群体中,超过8%的人渴望新兴职业。配音、化妆、Coser,甚至打游戏,都能成为养家糊口的本钱,如图3-3所示。
图3-3 “95后”就业观示意(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
在这个群体中,超过4%的“95后”希望毕业后先有一个“间隔年”,不仅仅是走走看世界,还包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更多选择。
在“95后”的就业观里,还有对创业的渴求。有些“95后”选择回农村创业,做农业养殖,成为现代新农人。
工业时代追求规模化生产,人在企业设计好的组织结构里,像被装在一个个固定的格子里,削足适履地使用自己的智力和规范自己的兴趣。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人类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展开协作,开始摆脱这种工业组织模式的限制和束缚,带着自己的“技能”行囊去“旅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情境,如图3-4所示。而传统的雇佣制也慢慢转变成甲乙双方你情我愿的合作式,人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释放。
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了一本书——《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她说“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
图3-4 “95后”就业观示意图(“间隔年”方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开始选择“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化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杠(Slash)”便成为他们的代名词。
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滴滴专车网络产生后,载客不再是出租车司机的专属。私家车也有机会成为专车,私家车主就拥有了“专车司机”的斜杠身份。上班时他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每天上班的路上他变成了一个专车司机,并通过这个身份获得工作之外的一份收入。
自由职业者平台“自客”的CEO文双说,未来中国1/3的人都会成为多重职业者,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
当下,多重身份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现象,很多人都开始走在这种身份转型的路上。如何从单一身份成功向多重身份转型呢?
首先,要给自己准备好靠谱的选项——个人职业情境。
小结
1.新择业观: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新方向。
2.新身份选项:从“专一职业”“单一身份”向“多重职业和身份”转型。
3.职业情境:新就业观和新身份的核心,是拥有与自我和谐的职业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