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牌标志安全是指品牌的图案、符号、色彩或字体等品牌视觉认知部分的构思和设计是否违背了法律有关品牌标志设计的禁
价指标才能进行,否则,品牌预警系统的工作将变成经验性的、随机性的、不系统的过程。为此,品牌预警系统要建立对品牌资产不良程度的评价指标、对品牌管理失误行为的经济与心理和组织的评价指标、对品牌内外环境不良程度的评价指标。这三个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品牌预警管理活动的主体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预警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品牌形象监测
品牌形象监测主要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毁誉度、品牌联想等指标。通过考察品牌形象监测指标的变动情况,可以探知品牌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发现企业在品牌形象的设计与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几个主要指标的监测结果可以对品牌形象的总体安全状态作出一个评估,并赋予一定的分值。
(二)品牌忠诚度监测
为了明确地掌握品牌忠诚度的高低状况,对其评估的内容大致从三方面入手:消费者购买行为评估、消费者心理满足程度评估和消费者转移费用评估。
(三)品牌市场影响监测
市场影响调查通常为企业所重视,并视这些数据为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品牌形象及品牌资产方面的监测指标的获得都须进行消费者调查,相对来说昂贵、费时且不易执行与消化,往往容易被企业忽视,而这些指标对于品牌预警而言却是必需的且更为重要的。对于市场影响方面的内容,很多企业都会做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定期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品牌的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渠道覆盖率、终端铺货比率等。
(四)法律权益安全监测
法律权益安全监测主要是监测品牌的法律权益安全状况。品牌法律权益安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品牌名称安全、品牌标志安全、品牌商标安全。
1.品牌名称安全是指企业设计的品牌名称是否具有独占性(是否可以登记注册成为注册商标),企业是否对该品牌名称享有所有权。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其他企业信息,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他人侵犯自己品牌名称专用权,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不小心侵犯他人品牌名称专用权,以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2.品牌标志安全是指品牌的图案、符号、色彩或字体等品牌视觉认知部分的构思和设计是否违背了法律有关品牌标志设计的禁止性规定(如品牌标志不能与国旗、国徽等图案相似),以及是否与其他企业的品牌标志相同或相似。如果企业设计的品牌标志违背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与其他企业设计的品牌标志相同或相似,那么企业设计出来的品牌标志,不是不被准予注册,就是因侵犯他人品牌标志所有权而被强制取缔。完整的品牌概念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共同构成。品牌名称的使用权有领域限制,它只在注册的领域具有独占权,别的企业也可在其他领域注册与之相同的品牌名称,即相同的品牌名称可由不同的企业注册于不同的领域并合法享有和使用。而品牌标志则没有领域限制,它一经注册就在所有领域具有独占性,即只要企业在一个领域注册了该品牌标志,则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内,别的企业都不能注册与之相同的品牌标志。因此,从品牌形象角度讲,不仅要有品牌名称,而且要有品牌标志;从品牌法律安全角度讲,不仅要注册品牌名称,更要注册品牌标志。
3.品牌商标安全。品牌商标是指经过登记注册、受到法律保护的整个品牌或品牌的某一部分,只要注册了品牌名称或品牌标志(图案、符号、字体等),或是一起注册了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它们就成为了受法律保护的品牌商标。
品牌商标安全有三个含义:(1)品牌商标注册的范围和领域安全;(2)企业的品牌商标不会被别人非法使用并能有效防止其他企业假冒、盗用本企业商标;(3)商标分享安全。
(五)品牌素质监测
品牌素质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品牌符号结构及品牌内涵的合理性等。产品质量问题是导致品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不能解决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创新与技术改进不足所致,而短期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质量事故造成。质量危机对品牌危害很大,必须引起最高层领导在内的所有人员的高度重视。由于品牌预警的需要,对于质量的监测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指标进行,即消费者投诉率和退货比率。产品单一、老化,不适应市场变化,难免会使品牌陷入危机状态。因此,企业应密切注视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更新或换代速度。
品牌危机的应对
美国《危机管理》一书作者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项关于企业危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危机困扰的时间平均持续两周半,而没有应变计划的公司要比有应变计划的公司持续时间长2.5倍;危机后遗症的波及时间平均为8周,同样,没有应变计划的公司要比有应变计划的公司持续时间长2.5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预警防范在先,但再周详的防范也可能会出现遗漏,或因企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而出现恶性事件,因此,品牌危机还是有可能爆发的,一旦爆发,便会迅速破坏品牌形象,并且使企业出现人心散乱的危险局面。因此,企业必须及时、果断地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引导舆论,稳定人心,迅速查清品牌危机原因,抑制危机事件蔓延,缓解紧急情况,避免急迫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