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情感的方式驱动细分人群的需求
更有甚者,认为营销就是抢占心智,建立认知,只要抢占了心智就赢得了营销战争,其中的代表就是近些年被包装“吹到天边”的定位咨询公司。进入大竞争时代,企业的竞争场所已从市场转移到顾客心智。企业要做的,是在顾客心智中创建一个定位,并不断巩固这一定位。而占领顾客心智的方法,是要通过研究竞争者找到自身的差异化所在。在探测顾客既有“心智地图”后,下一步核心挑战是在顾客既有观念中创建一个差异化的区间,并最终通过广告轰炸、饱和式营销攻击完成对顾客心智的占领,提升他们对品牌的信任感。
实际上,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缺陷和不足也十分明显,即这些观点大都回避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复杂的内部运营体系,具体问题如产业生态链进化周期、行业和消费发展周期、职业化团队成长周期、产品研发和迭代升级的困难、渠道分销过程中价格管控之难、媒介传播过程中媒体选择的巨大浪费,把营销简单地解释为创建符号打造视觉差异,或者推出大规模“洗脑式”广告强势推销定位语等,让企业内部关键的营销组织沦为品牌定位的陪衬。国内所谓的战略定位专家常常“俯视”国内企业家和营销经理人群体,而事实上,定位理论在美国的企业战略发展历史上从来未能占据重要地位。[7]定位理论在美国被认可也只是在营销领域,获得的最大成就就是2001年被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定位理论凌驾于营销管理之上成为企业战略和老板们的“经营圣经”,其实是一种战略误区。定位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到2001年才得到美国营销界主流人群的认可,但是传入国内的时候互联网已经崛起。互联网浪潮和信息技术革命对很多传统制造及消费行业和营销咨询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理论的部分观点仍然有用,但是脱离互联网和新消费人群,仍然拿着老一套解释当下,就难免是刻舟求剑、故步自封了。
营销和管理都是实战学科,在那些所谓部分体系化的营销理论中,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被轻描淡写地描绘为某支广告片挽救了一家企业,或者一句神奇的宣传口号让一家企业脱颖而出,企业家的个人意志及团队经营中的努力升级往往被忽略。这种观点陷入了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唯心主义论。企业家和职业营销经理人极可能被这样的营销理论左右和迷惑,将企业营销的重心完全偏向广告或口号,而忽视了真实市场消费需求的复杂性、产品升级技术换代的迫切性、品牌营销体系建设完善的重要性,以及渠道布局市场多层次发展的长期性。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只是把一些企业发展中实际需要克服的问题和困难用“抖机灵”的方式掩盖了。
以上理论大多都认为一句朗朗上口的套话可以轻易占领用户的心智,节省成本,拓展传播效果。可许多时候,被人们记住的代价却是品牌深度的丧失,在强化符号或用户认知的过程中,品牌被钉在廉价、肤浅的定位上永无翻身之日。赢得一场战役却输掉整个战局的情况十分常见。一些所谓的有“洗脑”效果的恶俗广告,尽管能让人们很快记住(超过了普通广告的效果),却也破坏了人们对品牌的美好印象,甚至导致核心用户群体倒戈、流失。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失败的。
这样片面的营销理论距离营销的本质、目的及路径,自然还很遥远。
唯物主义营销论:故纸堆里的回忆
而学院派的营销教授们,则把营销理论一再推向“新高度”——更加复杂、晦涩、宏大。营销理论的内容涵盖战略、经营、管理、生产等整个过程,且对每一个领域都不断细化阐述。与其称其为营销,不如称其为营销史。譬如《营销百年进化史》一文津津有味地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广播媒体的广泛使用对市场研究的影响,以及战争使得社会科学工作者投入前线研究中,而这些尚不成熟的研究方法被引入用以研究士兵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论证之“宏大”让人惊讶。经典著作《营销管理》这本书的厚度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使得很多人对这门实战学科望而生畏。
但不管营销管理这门学科再如何完善,它始终诞生于大制造和大广告的工业化时代。比如1960年被提出、曾被无数人推崇的4P理论,是工业化时代的实践产物。在如今的智能制造时代,简单的物理分类方法早已过时,以专业+情感的方式驱动细分人群的需求,成为新消费品牌的主流方法。4P原则已经沦为“板凳客”,可依然有许多企业奉之为圭臬,类似情况十分普遍。
营销是一门紧跟时代的实战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学院派的营销管理理论属于过时的唯物主义营销论,已经成为故纸堆里的回忆。
比如,营销学教父、学院派代表科特勒认为:“营销本质是要有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能持续获得利润。”[8]但是我们看到,互联网时代的很多创新企业都选择了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允许自己长时间不盈利——以便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垄断地位,比如特斯拉、滴滴等都采用了这一营销战略。再比如,我们看到按摩椅、充电宝等产品共享模式的“新玩法”,主要是通过资源的分享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共享模式企业的崛起大多也是采用补贴等方式提高市场份额,以规模效应获得经济红利……这一模式已经跳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