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此前还是此后
很多品牌实现了在中国的产品溢价和品牌美誉度,这是国内大部分品牌企业普遍未达到的高度。奥美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曾说过:“在中国,只有当我们帮助中国品牌在国内取得了成功,才有可能协助它们走向国际,与它们一起完成全球化过程。”[12]
社群流派关注的多是第二、第三个需求层次,强调和利用人们的“情感和归属需求”“安全需求”等。比如小米,其常被人称道并学习它的互联网打法,这一打法实质上就是社会化媒体营销或社群营销,即以新媒体为工具,以价值认同为纽带,打造一种强力联结消费者并实现社群裂变的营销方式。社群流派营销,其核心正是对准了人们的情感和归属需求。比如2010年正值微博兴起,小米抓住这一时机,将微博当作品牌社群营销的核心阵地,搭建完善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把和用户互动当作工作重心,规定微博客服针对用户的建议和吐槽必须做到15分钟内快速回应,而其创始人雷军更是亲自上阵回复微博评论。显然,小米已经将新媒体运营和社群服务上升到了营销的高度。当很多企业还在埋头砸广告建立品牌认知时,小米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经依靠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水涨船高。
深挖之后会发现,消费者之所以对小米这个新品牌有如此高的认同感,甚至形成规模庞大的“米粉”,很大程度上在于小米在尊重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用产品开拓出社交需求,使消费者变成了体验者和传播者。小米曾在新浪微博发起一个名为“我的手机编年史”的活动,即大家在微博中晒出自己哪年用过哪些品牌型号的手机,活动共有121万人参与。这已可说明一切。
看到这里,前文中的问题已经不言而喻。五大流派,不能说哪一流派效果更好、更科学,更符合当下的实际环境。营销学是一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学问,它的所有作业原理和工作逻辑都来源于心理学。心理学的观点是人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受到“本质”驱动,而是受到与“本质”有关的“信息输入”的驱动。营销学即是如此,并不一定要产品/服务达到最好才能打动消费者,企业可以通过营销信息的传递,树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让消费者对产品达成价值认知,通过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让他们被“控制”。其中,满足物质生理需求和情感、荣誉等心理需求是营销的原始动机,抢占认知、调动心智是营销的最终目的。心理是因,心智是果,需求则是驱动因转化出果的核心动力。没有需求就不会有认知。要对营销几大流派有充分的认识,能够灵活驾驭,在企业的不同阶段或者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做到知己知彼,实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绝对方法,也没有“万事皆有定数”的终极答案,每个产业、行业、企业、消费群体、市场都是个性化的,任何方法理论都不是万能钥匙。
新消费时代对传统理论的“改造”
自20世纪工业化时代兴起的定位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至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定位理论已经不足以支撑起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营销战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消费新族群、消费新需求不断涌现,传统定位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新消费时代下,急需实现本土进化和创新升级。
定位理论:一部不断进化升级的营销攻略
定位理论由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发扬光大并确立其在营销领域的江湖地位。事实上,无论在此前还是此后,定位理论本身就是在不断完善修补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升级迭代的,这充分体现了生产力水平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因为只有相应的市场规模、企业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关营销理论才有研究、借鉴、总结的基础。在早期的定位理论发展历程中,这一理论落实在营销领域所强调的是广告观念之争。比如提到饮料,消费者就会想到可口可乐;提到快餐汉堡,就会想到麦当劳;提到白酒,就会想到茅台;提到电脑,就会想到联想;等等。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在市场中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当定位广告代表的品牌营销战略早早地树立了标签,消费者把商家品牌与对这个行业或品类的认知关联锁定在一起时,品牌就会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抢占一个不可替代的独特位置。当消费者产生需求时,会首先选择自己的心智中已经存储好的品牌记忆,并做好购买决策的优先级排序;最终,此品牌商品可能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实现市场份额与品牌美誉度的双丰收。
就如同随着坦克的出现,骑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样,社会经济形态、市场体系和消费习惯不断发生着改变,依然固守数十年前确立的定位理论,显然不明智。从根本上来说,定位理论就是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突出的环境下选择的差异化战略,就是要针对竞争对手实现区隔性差异。与此同时,把品牌做成品类的代名词,抢占认知、占领心智。而在市场细分、小众化需求成为趋势,消费升级、体验升级成为主流,互联网崛起带动了长尾市场的前提下,许多坚持传统定位理论的咨询公司依然对经典理论进行机械化套用,无疑就是削足适履了。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早期星巴克只是一家存在于美国市场的咖啡豆经销商,其主营业务并非售卖咖啡饮品。直到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