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的意思就是“没钱、没人、没资源
第一节互联网已经势不可当
传统企业有两条转型之路:一条是网络营销转型,一条是电子商务转型。
在排队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另一排总是动得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得比较快了;你站得越久,越有可能站错了排。这就是神奇的墨菲定律。
我在这里不想深入探讨这个定律,只是想用排队这个例子说明诸多区域性品牌在转型电商方面面临的窘境。
很多区域性品牌企业用了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耕耘区域市场,成为区域市场的龙头——我更愿意叫他们为“地头蛇”。在区域市场,他们有深厚的顾客基础和政府支持,也多少存在一种骄傲和自满的感觉,“只要在这个地区,我这个品牌还是算老大的”——我听很多老板这么说过。
他们其实也感觉到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压力,但是就像犹豫“要不要去新开的安检口”一样,区域性品牌一直面临两难的选择。全面转型电商吗?不可能!区域市场的渠道资源、终端资源、坚实的顾客根基等现有的资源不想丢掉,不敢贸然行动,不敢破坏现有的商业生态。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排在末尾甚至是刚刚来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通过电商,在区域性品牌苦心经营的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新的品牌。
留给你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如果你是一名区域特产企业的老板,你可知道卖坚果的“三只松鼠”开业第一年网销3亿元,2014年双十一销售额9000万元?对你来说,核桃、榛子、松子或巴旦木这样的干果,是否还是通过批发渠道和多个中间商,最后出现在千万个社区门口的小店内,没有包装、没有名称、没有形象,最后不知道被什么样的顾客买走的“土特产”?
如果你是一名区域大米企业的老板,你怎么可以忽略淘宝大米销量排名第一,上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舌尖上的中国2》的“大冰稻花香米店”呢?没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商,没有组建几十号人的销售团队,五常大米就这样卖到全国了。
作为区域性品牌的老板,如果你还不懂如何利用互联网,还没有开始你的电商转型,那么在这个快速变革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你的生存模式将逐渐被边缘化。
作为老板,也许你会怀疑你的产业跟互联网是不是搭调,也许你会认为你的产品小众,互联网对营销额增进幅度有限,也许你因无法判断互联网的投入产出而摇摆,那么你要知道:擅长组合钢筋水泥的万达都拿起了鼠标搞电商,鲜桃、荔枝和生鲜等易腐败的商品竟也被农民搬到淘宝叫卖,甚至连小区犄角旮旯里的个人摊位都在生活服务网站投入了推广。
互联网已经悄然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且势不可当。
第二节区域性品牌企业如何转型电商
区域性品牌企业如何转型电商,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老板的思维要转型。
企业转型电商的前提是老板的思维要转型。因为很多区域性品牌都是中小企业或家族企业,老板一言九鼎。老板如果不从战略层面上接受和认可电商转型,电商转型就不能实现。其实,区域性企业老板也没少学关于电商和移动互联网的知识——泛滥成灾的微营销培训其实没少忽悠他们。但是无论学过多少次“沱沱社区”、“本来生活网”的案例,回来之后就沉浸在企业现状中不能自拔,或者很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将这件重要的事情挤走。
老板思维没转型的表现就是:随便安排部下“先试试,看看效果再说”。“试试”的意思就是“没钱、没人、没资源,你们看着整”,言外之意就是“整成了再当回事”。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整成的,老板的事业自己不当回事指望别人当回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第二,老板思维转型后,就要设置一个战略举措。
在风干牛肉行业有一家名叫“草原旭日”的企业,2004年成立于内蒙古通辽市,是内蒙古几百家风干牛肉企业中的一家。它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注册了“你太有才了”商标的公司。
在2010年之前,草原旭日是一家传统的食品企业,通过遍布各地的经销商、诸多零售终端和销售团队,一层一层地将产品输送到消费者面前。当然,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成为内蒙古的几百家风干牛肉品牌中较有名气的一家。
但是,从2010年开始,该公司看准了电商趋势,早早就开通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始招聘一些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开设了电子商务部门。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完成了从企划部到渠道部再到客服部一整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并且和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知名网站合作。如今,公司平均每天都能接到网络订单几百笔,网络销售既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还大大缩短了企业资金的流动周期,从以前的8小时营业变成了现在24小时营业。2011年,该企业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占到了总销售额的25%。2009年其年销售额为30万元,2013年上半年销售额实现了1200万元的巨大飞跃,2014年突破4000万元。
公司的员工大部分为学习电子商务的大学生,工人数2014年年底达到100人,2015年预计达到300人。
经过三年的努力,这家公司除了成功转型为纯互联网公司,也利用自己转型的成功经验,成为具备网络营销、产品、客服、供应链管理等业务的电商运营外包机构,目前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