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危机的两个基本定律
更有利当海运业处于成熟阶段时,采取自由主义政策更为有利。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必须从行业的阶段开始。
第四,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航运业,不能提高其地位。过度提高航运业的地位将对政府干预产生过度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航运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产业政策中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从具体行业的特点出发,不能一概而论。
八、不足之处
1.缺乏历史档案
目前已整理出版的档案涉及海运经济的内容较少。由于政策的限制,相关部门的档案馆不对外开放。因此,历史档案非常有限,这对深入研究非常不利。例如,在1979年之前,中国的交通部门和外贸部门都有船队,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关系会影响运输价格的变化吗?由于缺乏详细的历史档案,这个问题无法得出结论。
2.理论应用薄弱
这本书有很多史实分析,但理论分析还不够深入。例如,这本书描述了政府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力量和作用,但政府和市场对海运经济的内部机制尚未得到深入分析。这需要加强未来理论素养的培训,以弥补和改进。
* * *
(1)季国兴: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四页《中国海洋安全与海域管辖》。
(2)中国航海学会:1989年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航海史(现代航海史)》。
(3)王树才:1988年人民交通出版社《河北航运史》。
(4)《山东航运史》编委会:《山东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
(5)束方昆:1994年人民交通出版社《江苏航运史(现代部分)》。
(6)刘启闽:《福建航运史(现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7)1994年人民交通出版社编委会《广东航运史(现代部分)》。
(8)《广西航运史》编审委员会:《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
(9)黄景海:1987年人民交通出版社《秦皇岛港史(现代部分)》。
1992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天津港史(现代部分)》。
(11)纪少波、陈江令:2008年人民交通出版社《烟台港史(现代部分)》。
(12)徐德济:1989年人民交通出版社《连云港港史(现代部分)》。
(13)金立成:1986年人民交通出版社《上海港史(现代部分)》。
(14)郑绍昌:1989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宁波港史。
(15)周厚才:199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温州港史》。
福州港史志编辑委员会:福州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
(17)厦门港史志编:厦门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
顾裕瑞、李志俭:《北海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
(19)200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远发展史》编委会。
(20)朱士秀:1995年人民交通出版社《招商局史(现代部分)》。
(21)《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发展史》编写组:《中国外运4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年。
(22)蔡雅丽:1999年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大连轮船公司史》。
(23)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史编纂委员会:《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钱玉侃:1986年第四期《国民经济复苏时期海运史》和《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5)卫太夷:1986年第二期《上海运学院学报》《一五期中国海运管理改革讨论》。
(26)姜旭朝:200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经济史》。
(27)新年:试论新中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变化(1949)-2010年第二期《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8年,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国际海运政策》。
(29)王杰、闵德权、王莉:2010年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国际航运政策概论》。
(30)徐文宇:1996年第四期《中国港口》《发展中国远洋运输及若干政府行为》。
(31)张培林、梁小威:1998年第六期《中国国际航运经济政策优化分析》。
(32)刘铁利、王全喜:2005年第9期《涉外税务》《中外国际航运业税收制度比较与借鉴》。
(33)2009年第六期《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海洋运输业竞争力提升中政府补贴机制研究》。
(34)王幸子:2010年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航运补贴制度研究》。
(35)贾大山:海运强国战略
6月27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公共关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新形势整合传播机构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危机管理研究年会在北京月亮河度假村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公共关系学术的学术精英和60多名国内知名企业高管聚集在一起交流经验和分析案例,分享危机管理的智慧和力量。中山大学传播设计学院副院长廖伟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以下是全文:
危机预防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假设企业存在各种问题,不要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处理和处理;二是假设有人在这些问题上犯错误会造成什么后果,不要等到犯错误造成严重后果。这两个基本假设是基于危机的两个基本法。
定律1:只要存在问题,风险就会永远存在。我们不能保证一个组织没有问题,但我们必须努力控制所有的问题。危机往往是由于问题失控造成的。如果组织中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控制,小问题可能会变成大事件。许多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定性变化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有可能、有机会和条件来解决和控制它们。管理者的价值在于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只要他们对所有危机的易发部位和频繁部位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良好的危机意识,并具有良好的危机反应能力,各种问题就不一定会演变成危机。危机管理的最高水平是通过预防和控制危机,使危机不再发生。
定律2:只要人们犯了错误,危机就很难避免。另一个基本前提是,人们不能在这些问题上再犯错误。一旦人们犯了错误,危机就很难避免了。在许多紧急情况下,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会出错。为了使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出错,我们必须提前想象人们可能会犯什么错误,并根据这种可能性制定相应的紧急规范,通过提前的危机培训和演练,降低人们的错误率,提高人们的纠错率。只要人们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危机就不会或少发生。经理是紧急规范的制定者、倡导者和培训师,有责任提前制定人们可能犯的各种错误的紧急规范,加强危机教育、危机培训和危机演练,提高危机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全体员工的危机反应能力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屏障。中国正处于危机频繁发展和高风险社会发展的阶段。为了确保组织、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迫切需要建立全体员工的危机管理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