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焦虑症 长虹企业克星
82年1月6日,交通部转发国务院关于大连港口体制改革实施计划,以大连港为试点,自1982年1月起,大连港口管理局分为两部分,成立大连港口装卸联合公司和大连港口管理局,是交通部直属单位。政府和企业分离的改革取得了直接的成果。1984年,4 016年完成了港口货物吞吐量.7万吨,比1983年增长14.1%;1985年完成4 381万吨,比1984年增长9.1%。(1)
上海港根据现有的港口权力分散、政多、企业权力过小、行政干预过多的实际情况,采取港口行政权力集中行使、企业管理权力下放基层政策,管理局统一行使航空管理、港口管理、规划建设、协调港口疏浚、制定经营政策的权力;按照专业合作的原则,适当联合改组,成立专业公司,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进一步扩大基层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自1984年以来,上海港已经成立了两家集装箱公司、煤炭装卸公司和木材装卸公司,并在煤炭装卸公司进行了以吨煤工资内容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支持(管理体系、领导体系、干部人事体系、内部分配体系等)。这些改革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煤炭装卸公司的一些改革措施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经济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重视。(2)1985年10月,上海港口交通部召开了会议。
1986年12月,国务院主持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会议提出,港口所在城市管理和交通部管理辅助管理体制实施后,原则上,中央委托给城市的权力应当委托给港口。城市的一些原始权力也应该委托给港口,以扩大港口的自主权。企业向独立的市场实体过渡,政府和企业的分离是放松和扩大企业的权力,将所有应属于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归还给企业。
在运输企业方面。1982年7月,交通部远洋运输局与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分开实施政府和企业职责。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撤并调整,新成立海洋运输管理局。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已成为一家相对独立的企业。中国曾计划将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合并。1984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中国国际海洋运输管理的通知》,指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不再合并为中国国际运输总公司。两家公司都应成为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不具备行政职能。交通部只对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包括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包括中国船舶租赁公司)实行行政领导和管理,不干预企业经营。
政府与企业分离后,海运管理部门和海运企业各司其职。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指出,原则上,交通部和地方交通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作为政府管理交通的职能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交通政策和政策,制定交通法,督促交通政策、政策法规的实施;协调交通部内部和其他行业的关系;做好重要交通设施的审批和建设,‘修路、修桥、修港、治河’。”(3)
各级海运管理部门的职能基本上从主要关注直属企业到全行业,加强行业行政管理;从直接关注企业经营活动到宏观交通经济间接监管;加强政策研究、指导、总体规划、监督协调、信息服务等行政管理;调整容量结构,加强供应管理,改善交通市场。
政府和企业分离的核心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市场活力。根据企业的不同层次,交通部下放了部分企业建设项目的审批权;贷款船舶建设的审批权;正常报废、租赁、转让的固定资产管理权;生产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的企业保留资金使用权;贷款使用和赔偿权;指导计划外的材料管理权;各种劳动组织形式的管理权。1987年,交通部的指导货物运输计划从17项减少到2项关键材料和2项外国材料,其余15项改为指导计划。随着企业扩张的深入,企业改革逐步扩大到建立经济责任制和推广厂长(经理)责任制。通过将企业和职工的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改革中,福建船舶公司实施了单船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福建海115轮每年损失30多万元。1984年8月合同后,年利润超过20万元。原香港货运船损失30多万元。1984年12月合同后,上缴利润120万元。船员的月收入比合同前多10-20元。
从1980年开始,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率先实施单船承包试点,然后逐步推进,实行定船承包。七年来,干船节约维修费用1 065万元,单船年材料消耗费从9万元降至6万元;减少1 675天的维修期。
198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提出简化管理和下放权力,激活企业,进一步下放部分经营管理权。上海允许香港、航空企业超出批准计划的货运业务运费,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劳动管理可以在上级主管部门
就像企业不顾后果的大规模扩张一样,长虹的恶性炒作使企业患上了难以控制的发展焦虑症。这位前行业领导者正逐步走向危险的歧途——
最近,一向低调的长虹突然变得兴奋起来:首先,高调宣布奥运会开幕式小明星林妙可代言长虹等离子电视,报酬达到七位数超过范冰冰,接近章子怡;随后,海信集团总裁于淑敏、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例常进行企业交流参观长虹之后,长虹用“婉转且隐约”的方式,借助新闻报道对外宣称,TCL等待竞争对手从长虹小批量采购,试点生产等离子电视屏幕,故意加入等离子阵营,消息传出,江湖轰动。
长虹在等离子电视领域的孤军奋战、曲高、寡已经让外界汗流浃背,成为液晶电视阵营的市场垄断趋势。当等离子电视阵营摇摇欲坠时,长虹两大公关事件的推出给外界带来了一些新的信心。
然而,当信心尚未解决时,各种异议纷纷涌现:首先,林妙可的父亲向外界抱怨,林妙可根本没有得到所谓的七位数代言费,但报酬很少,对长虹炒作不满;几家巨头也向媒体表达了同样的不满,称参观长虹只是定期的企业交流访问,不是所谓的购买等离子电视屏幕,企业无意加入等离子阵营。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等离子电视阵营的崩溃已经成定局:索尼、东芝、飞利浦、富士通、先锋、日立、LG等离子领域相继淡出后,国内等离子阵营逐渐减弱,当地厂商只剩下长虹一家。
在长虹面前,等离子体和液晶的市场容量如此不同,无疑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如何在行业发展前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为企业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支点,这是长虹一直在努力思考的问题。事件营销,一种低成本的投资,可以快速利用知名度,无疑已经成为长虹炒作等离子体最好的营销支点。
长虹利用几家国内彩电厂商的老板来访长虹,炒作等离子体的积极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利用几家实力雄厚的彩电厂商在液晶电视方面的优势,衬托出长虹在等离子体方面达到了同样的高度。第二,多年来,几家液晶电视制造商作为长虹最大的竞争对手,主动与长虹展示良好的合作,相当于认可长虹行业的领先地位。第三,频繁发布救市政策的背景家,散布了一些国家支持等离子体产业的风声,让外界认为等离子体市场有复兴的希望。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的炒作极其巧妙。
与外资企业相比,事件炒作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专长。自2000年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燕燕宣布,在注意力时代,不会炒作的企业是木乃伊。在全国引起纯水战争矿泉水炒作后,农夫山泉一夜成名,事件炒作正式成为许多当地企业的营销圣经。
毫无疑问,对于弱势企业来说,事件投机确实是低成本获得关注的有效途径。但对于成熟企业来说,一旦事件投机成为企业的惯性营销思想是非常危险的,这是一种隐藏的,但无限的成功焦虑:当企业患有成功焦虑时,企业发展容易误入歧途,投机而不是稳定经营,追求短期利益超过长期利益。
虽然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来看,长虹频繁的过度投机是可以理解的。但从行业地位来看,作为中国彩电行业的领导者,长虹幼稚的投机思维非常不寻常,反映了前老板在新市场竞争面前遇到的困难,或面对市场发展的压力,长虹陷入了无法控制的发展焦虑:希望以短而快速的营销策略,迅速一夜成名。但众所周知,短而快速的投机背后的隐患可能会使长虹遭遇巨大的危机困境。
中航油、国美、创维、伊利等多家企业因企业或企业家陷入发展焦虑症而受阻:……因为焦虑,所以失去,然后失败——这种逻辑取向不能简单地总结企业失败的原因,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领导者不能抑制他们的焦虑,可能会忽视基本的商业规则和市场风险,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使企业误入歧途。焦虑比老虎更激烈,企业的兴衰往往在企业领导者的想法之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在本土化和国际化方面不断提高管理能力。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家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潜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企业家的长期战略愿景和冷静态度是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神奇武器。
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很害怕。巴菲特的名言应该是中国企业发展指导的最佳谚语。企业要想有一个长期的基础,首先要克服对成功的焦虑。这些简单的真理,无论是长虹还是其他中国企业,总是闪耀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