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是名人效应惹的祸
震灾区慷慨捐款1亿元人民币,此举让含泪收看晚会的电视观众赞叹不已。
没过多久,网络上就出现了“封杀王老吉”的帖子,然而仔细阅读后发现,该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个民营企业一下捐款一个亿,王老吉你够狠!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见一罐买一罐,坚决买空王老吉!”这样一个封杀帖一时间出现在众多知名网站、社区、论坛和博客上,该贴的确很有号召力,使王老吉的销量立刻大增,很多地区的超市竟然出现了断货的现象。
深度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网络事件营销,策划者整合了地震事件的高关注度、消费者的爱国热情以及网络平台的免费资源,成功展示了事件营销的巨大力量!
方法二:清新独特,出奇制胜
人们对新奇的事物都有追根问底的心理,所以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广告往往会使人熟视无睹,难以记忆。如果一个清新独特、风趣幽默甚至充满悬念的广告出现在面前,一定会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
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因其独特的创意,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广告长城奖影视类银奖,如图6-2所示。
图6-2 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创意清新独特
《水墨篇》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相融合,将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相串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配以雄浑的交响乐,产生出一种全新的震撼力量,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该广告很好地诠释了“从无形到有形”的寓意,而品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水墨篇》以其清新独特的创意从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也使得“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方法三:独辟蹊径,争做“第一”
“第一”是引人瞩目的重要因素。品牌一旦冠上“第一”的头衔,往往会产生光环作用、聚焦作用及“核裂变”作用等,能够低成本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迅速提高知名度。
以知名的饮料品牌为例:
王老吉是第一凉荼;
娃哈哈是第一矿泉水;
可口可乐是第一碳酸饮料;
鲜澄多是第一果汁饮料;
红牛是第一功能型饮料品牌;
农夫山泉是第一天然水。
如果你不能成为某个行业“第一”,就创造一个类别成为“第一”。
方法四:利用名人效应
由于名人是公众心目中的偶像,为世人所敬仰,所以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中国自南唐兴起的缠足之风,其实也是名人效应惹的祸。南唐李后主的爱妃以绫缠足,脚小可人,于是“上有好之,下必其焉”,女人竞相仿效,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生讲课时,向大家介绍说聘请到一位国际知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对人体无害但具有强烈气味的新化学物质,想测一下同学们的嗅觉,于是他打开瓶盖并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过了一会,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装的只不过是蒸馏水,“知名化学家”也只是从外校请来的普通教师。
正是因为名人效应,让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名人的暗示,进而产生了轻信盲从行为。
我国古代伯乐相马的寓言恐怕是我国最早巧借名人效应的实例了。据说有个人想卖掉一匹宝马,可没人真正识货,于是恳请伯乐前去小视一番。伯乐的前往产生了名人轰动效应,不过一天,马价就上涨了10倍。
由于名人具有的巨大市场号召力,因此许多企业视借用名人效应为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一剂“良药”。
2011年6月,李娜捧起法网女单冠军奖杯,成为亚洲网坛第一人。随着法网夺冠,李娜的商业影响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不仅耐克、劳力士等世界品牌已经盯紧了这位新偶像,国内众多知名品牌也纷纷找李娜代言。据说,李娜2011年的代言费达到了2亿元人民币,足见名人效应的巨大价值!
近年来,成功企业家个人品牌效应对自己企业品牌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由于成功企业家的传奇经历及个人魅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牵动公众的视线,所以他们本身就是企业品牌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乔布斯-苹果、比尔盖茨-微软、任正非-华为、马云-阿里巴巴、柳传志-联想……这些充满感染力的企业家也让企业品牌大放异彩。
方法五: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广告歌
一个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广告歌往往能留藏大脑多年还记忆犹新,与之相联系的品牌形象自然也会历历在目,这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广告歌的魅力。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味道好极了”;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农夫山泉,有点甜”;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
“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这些尘封在我们记忆里很久的广告语、广告歌,即使停播多年,今天依然耳熟能详。可见,一个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广告歌的传播影响力有多大!
方法六:重复直到临界点
亚里斯多德说:“我们重复做什么,我们就变成了什么。”
一些重复性很强的广告,消费者甚至有点厌烦,比如,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补锌请选用葡萄糖酸锌,蓝瓶的,好喝的”;
“保护嗓子请选用金嗓子喉宝”……
然而这几个产品都是国内同类产品中卖得最好的。
持续重复的宣传比创意更重要,当持续重复直到人们记忆临界点时,就会让人牢牢记住。其实广告重复投放量不足才是一种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