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78.9%的市场池塘里的大鱼
1997年,“168”更名为“双种子”,寓意种子萌芽,好事成双。随后,蔡达标借鉴麦当劳的成功经验,把餐厅运营的各个流程、工序全部标准化,制定了9本标准手册,贯彻到员工日常的培训和考核中去。
双种子快餐连锁店很快在广州、深圳等华南城市扩张,到2003年,已经达到了近40家。此时,蔡达标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双种子在东莞地区一直有不俗的业绩,然而进入一线城市后,营业额始终徘徊不前,虽然引进了与麦当劳、肯德基同样品质的西式餐点,价格更低却不被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真功夫的品牌核心价值在哪里?
带着上述疑问,蔡达标决定借用外脑。专业顾问公司的市场调查发现,在中国快餐行业中,虽然麦当劳、肯德基两大西式快餐巨头的名声震耳欲聋,可是中式快餐仍然占据着78.9%的市场份额。不过,中式快餐市场竞争品牌众多,却缺乏真正的领袖品牌。
总结近年来较成功的中式快餐品牌,如马兰、永和、九百碗等,他们发现这些中式快餐品牌之所以能得以立足,是因为他们都学习了洋快餐的标准化QSC。然而几年前的麦肯姆、开心汤姆等快餐,其标准化QSC也很出色,最终却还是偃旗息鼓。通过分析发现,麦肯姆、开心汤姆等贩卖的也是西式快餐,在洋快餐的地盘里同麦当劳、肯德基两巨头竞争,他们注定难以取胜。
可见,双种子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坚持走中式快餐之路,才能避开洋快餐的打压,成为78.9%的市场池塘里的大鱼。
发展的方向明确了,那么双种子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
在市场调查中他们发现,城市居民饮食观趋向于“绿色、天然、健康”。而“蒸”文化是双种子凸显品牌差异性的强势资源,“蒸”食品原汁原味,保留食物天然营养,对“营养”诉求形成有力的支撑。
于是,双种子品牌的核心价值逐渐浮出水面——“蒸的营养专家”。
另外,在市场调研中他们还发现,品牌名称“双种子”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却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农民形象联想,缺乏都市时尚感,因此出路只有一个,重新起一个更贴切的品牌名字。经过调查和研讨他们认为,功夫是中国数千年的养生文化瑰宝,“蒸”与“功夫”链接组合成“蒸功夫”就成了一种独特技艺,于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名字“真功夫”诞生了。
真功夫打出组合拳
在品牌宣传上,为了能充分诠释“蒸的营养专家”的内涵,他们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展示:
85道原料选材工序,近乎苛刻的精细功夫。
±0.3毫克的电脑配料误差,电子化称量掌控,无可挑剔的硬功夫。
32位国家级营养调味大师,用调料征服味觉的好功夫。
103℃的标准“蒸”温控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真正留住食物精华的蒸功夫。
在产品的选择上,真功夫产品线采取了一破一立的策略。
他们果断砍掉了油炸鸡腿、鸡翅、可乐等西餐食品,强化了真功夫以“蒸”为特点的健康烹调方法。同时,开发了中式休闲食品,如冰糖葫芦、绿豆蒸糕、红薯丝……
2004年5月,真功夫的第一家店正式开业,其独特的中餐“蒸”功夫,一下就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随后,真功夫在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分店迅速增加,2005年春真功夫进入北京市场。
真功夫尚需修炼内功
精准的品牌诉求、标准化的“蒸”式制作以及生动的品牌形象成就了今天真功夫的辉煌。然而,如何增强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如何克服快速扩张中的隐患?真功夫尚需不懈修炼内功。
第一,中国菜系博大精深,真功夫如何将标准化的“蒸”式制作技艺与多元化的中餐风味相融合,成为考验真功夫的一道难题。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餐应该花样百出,具有可选择性,如果真功夫老是依靠三板斧打天下则很难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要。所以,真功夫应该在产品开发上不断做加法,适时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第二,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品牌文化将最终决定消费者是追随还是放弃。
真功夫提倡“功夫”文化,然而“功夫”这种雄性而硬朗的文化如何成为目标消费者内心里所认可的主流文化?如何对女性消费者和家庭消费者形成吸引力?如何有效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是真功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一个快速奔跑的人需要充分的营养补给才能维持体力。同样,快速扩张的真功夫也需要完善的供应链才能保证自身的良性运转。
在南北市场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将原材料供应商有效地整合起来?如何做到产品品质如一?真功夫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个新品牌要想真正经受市场的考验,还需不懈地努力。希望真功夫能真正实践“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早日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第四章 品牌识别,让品牌独树一帜
品牌识别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