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关公司的发展趋势公司
中国在船队总吨位、大型海运企业的世界排名均胜出一筹,在经营管理和造船业方面韩国领先中国。在1994—1996年实行逐步放开海运市场,1994年7月起解除韩国/日本与韩国/东南亚航线“承运权”制度,允许外商自由经营;1995年1月起解除韩国/中国与韩国/俄罗斯航线限制;1996年起对外商开放肥料及谷物两种保护性运输货物。(36)1998年韩国海运市场全面开放,结束货物运输保留权和其他限制。煤、矿石和液化石油气的海运市场准许外国海运企业经营。
第三,事实上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保护民族工业的重要性。时任中国交通部长黄镇东明确提出要保护国轮,他认为“我们现在国轮承运比例还不到一半,其他的货,即一半以上由外国海运企业承运了,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和有些国家之间也是很不平等的,有些国家根本没有多少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可是有庞大的船队,大量地占领了我们的市场;保护国轮、保护民族工业我看没错,和改革开放根本没有矛盾。联系到搞活国有企业,我们不保护谁去保护?当然,交通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能力有限,比如租船,我们就控制不住。”(37)
在1998年全国水运行业管理和水运生产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合理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航运业,提高中国水运市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中国水运行业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这是水运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应当承认,经过近20年对外开放的锻炼和考验,中国企业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中国企业同国外企业相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学管理水平,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水运行业的对外开放,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需要统筹规划,掌握步骤和节奏,一般而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国内企业的承受能力,二是在向国外开放前,先向国内企业开放。为此,部水运司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研究水运行业进一步开放的政策、领域和步骤,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二是在向国外开放前,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育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38)
第四,中国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采取渐进方式。90年代外国进入中国市场通常是以中外合营的形式,例如1993年6月,中日官方海运会谈达成共识,双方同意两国海运企业可以在对方国内设立独资和合资的子公司,并可以直接从事揽货、订舱、签发提单、运费收取等方面的业务。中国提出日本海运企业应先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经过两三个试点以后,再逐渐发展成为独资公司。此后,日本海运企业积极到中国寻找合资伙伴,1993年10月日本正和海运公司同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合资成立了中远—正和海运有限公司,中日双方各占公司资本50%;1994年4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同日本东方轮船公司合资成立中远—东方海运有限公司。(39)因此,外国企业的进入并非意味着对抗与竞争,也存在合作与共赢,对中国海运企业的成长也是有利的。
实践证明,中国海运市场的扩大开放致使中国海运企业遭受打击失去市场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中国海运市场的开放,使中国海运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是无疑的,但是否必然导致中国海运企业竞争力下降,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学界有的研究认为,当前中国海运企业的竞争力不强与中国海运市场开放过早有关,这种观点存在对历史事实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客观之嫌。
* * *
(1)杨兴斌:《国际市场价格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83-284页。
(2)中国交通年鉴社:《中国交通年鉴1999》,中国交通年鉴社,1999年,第149页。
(3)交通部综合规划司:《新中国交通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4)交通部:《1999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第7页。
(5)佚名:《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近况》,《海运情报》1992年第12期。
(6)纪相:《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海运情报》1994年第9期。
(7)刘松金:《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开创水运行业管理和水运生产工作新局面》(1998年4月22日);交通部水运司:《航运政策法规汇编(1985年—1999年)》,内刊,2000年,第82页。
(8)中国交通年鉴社:《中国交通年鉴2002》,中国交通年鉴社,2002年,第193页。
(9)交通部:《2000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144-145页。
(10)交通部:《200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11)佚名:《温岭成立船舶交易市场》,《海运情报》1994年第7期。
(12)交通部:《中国公路水运交通五十年》,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13)交通部:《200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14)中国交通年鉴社:《中国交通
中国13亿人口中有6亿以上互联网用户,是社会消费(consumption)群体的主体,网络(wǎng luò)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已居于各大媒体首位。公关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 接纳。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组织中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来实施和实现的。企业的管理工作,对外的公关宣传,都有明显向网络媒体倾斜(qīng xié)的趋势。传播(chuán bō)的力量从未像互联网时代体现(tǐ xiàn)的这样充分,广告与公关传播业也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繁荣。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介影响力更大,传播更便捷,已成为不同利益(lì yì)群体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是什么?
网络公关是利用(lì yòng)互联网的高科技表达手段营造企业形象,为现代(xiàn dài)公共关系提供(provide)了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网络公关又叫线上公关或e公关,它利用互联网的高科技表达手段营造企业形象,为现代公共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企业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宣传平台(platform),可以以最快捷(rapid)的速度向国内外交流企业的信息。通过门户网站、社区论坛、个人博客、即时通讯等互联网平台,为企业品牌、产品进行传播,逐渐成为了公共服务(service)行业(Industry)的新宠。
舆论时代,企业一旦有负面(fù miàn)新闻出现,话题可以无限发酵。公众搜索欲望强烈,关注(guān zhù)问题广泛,参与社会事件监督热情高,所以极易被无限放大引发危机公关事件。有些企业会定时定期发布(Bustling)一些新闻稿,传播的正面信息多,偶尔出现一个负面消息很快就被正面的信息淹没,难以形成所谓的危机公关,这就是为什么大公司做日常新闻营销的一个重要原因(Reason)。当然新闻传播对于企业的品牌及产品活动(huó dòng)等方面的推广也很有帮助。
除了组织自身的网络(wǎng luò)公关,媒体也是一项重要(zhòng yào)的资源。负面处理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管理思想和生存策略,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企业或组织一个小小的意外或者事故就会被扩大到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产生掩耳不及迅雷的恶化后果。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网络公关最重要的就是传播,面临危机时,向媒体传达最新信息动态,往往能够加强信息传播的效率。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给企业带来的效果(effect)也是有所不同的。现在的人气社交平台,微博、微信这两个平台是传播影响(influence)较大的传播渠道,还有新闻门户网站(website)、视频、论坛等。
众聚成文化传媒提醒(tí xǐng)大家,如果企业想在行业(Industry)里长期发展(Develop),公关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发布新闻软文、博客、微博(MicroBlog)、论坛社区等口碑传播,结合网络优化技术,将企业品牌(Brand)或产品(chǎn pǐn)关键词维护(Maintain)起来,为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网络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