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准则下的有效公关
也要烧钱,还有各种有去无回的高风险。如何能轻松赚到钱呢?聪明的荷兰人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由公众一起出钱打造船队,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
因此,如果你花钱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份,你就成了它的股东。只要东印度公司赚了钱,你就能享受相应的分红。要知道,1612年东印度公司第一次的分红比例就高达57%,第二年则高达42%。在近200年的时间里,东印度公司为它的全体股东持续派发高达18%的年度红利。
随着股票市场的日渐发展,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他们把股票当成赌场里的筹码,把投资股票变成赌博。许多人每天盯着股票,一毛钱的涨跌都会神经紧张。但是,抛开虚浮的表象,股票其实非常单纯,就像当年的荷兰民众买入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正是因为公司做远洋贸易能赚到大量的利润,所以每年都可以获得公司的分红。
第二个原因:媒体的推波助澜。
我们都知道,媒体喜欢炒作新闻,而且常常罔顾事实。对于股市的涨跌,媒体常常轻易下结论,涨时欢喜跌时忧。这完全忽略了股票的本质,给股民营造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舆论氛围。
大家一定还记得2015年的中国股市,年初所有人都在狂欢,到了6月份,股市开始下跌,转眼人人都说“股灾来了”。但实际上,如果你从2014年的12月31日开始买入沪深300指数,到2015年12月31日卖出,也就是说完整经历了所谓的“股灾”,你依然是赚钱的。
虽然中国股市成立时间不到40年,有各种缺点,但凭良心说,中国股市过去的回报非常不错。如果被一些媒体的妖魔化舆论误导,远离了股市,那就不知道错过了多少赚钱的机会。
有钱人找我做生意——上市公司的前世今生
既然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那么我们应该投资什么样的公司呢?
当然是能帮股东赚钱的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帮股东赚到钱?
咱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有个老板名叫张全蛋,在上海开了一家餐饮公司,叫全蛋火锅店。为了经营好这家店,张全蛋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200万元,专门从四川找了大厨,高价购买了秘制配方。火锅店开业后,因为味道正宗、服务到位,口碑在短时间内就传遍了上海的“吃货”圈,大家纷纷上门品尝。甚至有人专门驱车2个小时、排队3个小时,就为了吃一次火锅。
看到第一家店发展得这么好,张全蛋决定开第二家店。可是,自己的积蓄已经全部投入了第一家店里,这第二家店的钱从哪里来呢?
这个时候,他找到了身为朋友的你,说:“你看,现在我的火锅店这么赚钱,我们不如一起干吧!你负责出钱,开一家新的火锅分店,我来出力,负责整个火锅店的后续运营。你拥有第二家火锅店50%的股份,每年赚的钱咱们俩一起分。怎么样?”
你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毕竟他的第一家火锅店看起来确实很赚钱。你虽然不懂经营,但是考虑到以后每年能拿到一半的利润,好像很不错嘛!于是,你就答应了。
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家店没开多久,就遭遇了一系列事件:先是被竞争对手恶意抹黑,说你家的火锅底料中添加了多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接着是上海今年夏天开始流行吃潮汕牛肉,不再流行吃四川火锅了。
在这两个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两家火锅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可是房租、员工的工资并没有减少,只能眼看着钱如流水一般哗哗地流出去。火锅店陷入了资金困境,要是再没有后续资金投入,估计再撑两个月,火锅店就该关门歇业了。你先前之所以投钱进去,是想赚钱的,结果现在,非但没赚到钱,连投入的本金也收不回来了。
怎么办呢?
为了挽救面临困境的火锅店,你和张全蛋开始想各种办法。终于,你们找到了一个有意投资火锅店的人,姑且叫他强东吧。强东愿意投入300万元,条件是第一家火锅店30%的股份归他所有。也就是说,第一家火锅店不再完全属于张全蛋一个人了。
张全蛋想了想,认为拿出第一家火锅店30%的股份来换取渡过难关的一笔钱,还是值得的,于是他同意了这笔交易。那现在两家火锅店的股权比例是这样的:
第一家店:张全蛋拥有70%的股份,强东拥有30%的股份;
第二家店:张全蛋拥有50%的股份,你拥有50%的股份。
这意味着,如果年底第一家店赚了100万元,张全蛋将拿到70万元,强东拿到30万元;如果第二家店赚了100万元,你和全蛋可以各自分得50万元。
当然,你们可以选择拿这笔钱,也可以选择不拿这笔钱。你们可以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火锅店明年的运营中,比如开发新的菜式、成立专门的新媒体运营团队,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的火锅店。
但如果火锅店经营不利亏损了,那你们作为股东将一起承担损失,火锅店的命运和你们三个人紧密相连。
说到这里,明白了吗?股东和公司的经营密不可分。如果公司赚钱了,大家一起赚钱;如果公司赔钱了,股东也拿不到利润。股东和公司正是所谓的“命运共同体”。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对一个绕不开的需求——不断的资金投入。制药公司想要研发新药品,需要巨额资金;房地产公司想要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到中国“问题奶粉”事件影响整个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危机,无不体现了当今社会诚信与商业道德的严重缺失。
公关公司作为促成有效对话的“中间人”,一直在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沟通作用,然而,很多人同时也认为,公关总是在商业、道德的边界游走,要承担好社会变化的“传感器”,必须在商业道德的准绳下进行有效沟通。
新媒体的高速增长,危机事件的频繁出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声誉管理、新媒体传播、危机管理能力愈显重要,这些无不成为当今社会影响企业公关决策制定的重大社会议题。在遵循道德准则的前提下,公关公司如何利用社会热点为企业实现有效公关?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成为重要公关战略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社会文明不断提高,企业除了要有做强做大的“经济人”责任,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好一个有责任、有道德、有良心的“社会人”。席卷全国的奶粉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的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道德诚信的重视和思考,企业只有把经济绩效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企业的公关公司,也应主动理解利益相关方的愿望和动机,倾听那些对企业声誉带来影响的声音,视企业社会责任为一种确保企业长期成功的有效投资,并最终使企业的使命更多的接近于社会的各种期望。
恪守公众伦理道德进行新媒体公关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公关传播的方式发生着巨大变革,营销传播途径趋于多元化、透明化、即时化。众多企业、CEO早已开始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营销。潘石屹在新浪博客日日有新作,而且文章观点新颖,在开设博客之初,点击率半年已超百万。蒙牛牛根生表现更是出众,“问题奶粉”事件发后,通过博客来进行危机公关,一篇博文几日内点击率近200万。
然而,在新媒体为企业摇旗呐喊的同时,围绕着新媒体公关的道德问题已成了网民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王老吉”在对四川地震捐款后互联网上迅速通过新媒体公关手段博得满堂喝彩,这种手段也使企业无论在舆论方面还是销售方面,都赢得了不错的佳绩,但当人们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平静之后,有专家就对这种营销传播方式提出了质疑:此次看似成功的新媒体公关,通过隐形的身份利用公众情绪进行煽动式营销传播是否有违道德标准,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网络公关已经开始遭到网民和互联网公司的集体抵制,维基百科创始人甚至公开说,不再允许公关人员输入内容,因为他们制造了大量有偏向和误导性的资料。“我认为公关公司在网络空间制造不客观的内容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做只会给他们的客户带来耻辱。”
公关从业者在为企业出谋划策时,一定要在商业价值与道德底线两条线上作好权衡,否则只能是自毁前程。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维护企业声誉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深处危机四伏的境地。从产品危机到市场危机,从管理危机到媒体危机,从声誉危机到信任危机,突发事件已成为常态。
在危机面前,企业的声誉则显得尤为重要,声誉良好,则能使危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毒奶粉”事件影响了整个乳品行业,三鹿在事件发生最初,如果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联系权威部门,及时地发布权威信息,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健康权的人性化尊重,更是对企业声誉和利益的有效维护,声誉和利益也不至于全局性地受到影响。
危机事件是对企业声誉的严峻考验,因此,建立一套正确、完善的危机应对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
公关公司是一个沟通的桥梁,其角色代表企业及公众组织,就公众关心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向新闻界和传播受众提供及时而真实的信息。同时,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必须遵循从业者的角色定位:及时监控和汇报影响公司运作的社会变化;承担起企业良心的责任,平衡和协调公司和社会之间的重大利益冲突;有效传播和沟通企业的诉求,对公众舆论负责,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成‘上’与‘下’的有效对话。
作为专业的公关传播机构,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应以长远发展以及道德操守为准则去选择客户,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品牌策划和传播,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公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