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予这次的危机公关成功了吗?
也无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约一半以上。应该“今日事今日毕”,不然或许无法做成大事,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小。因此,员工应该经常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才、能力和魅力。”
所以说,只要员工能够做出来就是好的。在做的过程中,人的心态就会显得越来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有些员工在要开始工作时会产生不高兴的情绪,如果能把不高兴的心情压抑下来,心态就会愈来愈成熟。而当情况好转时,就会认真地去做,这时候就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而工作完成的日子也就会愈来愈近。
总之一句话,必须现在就去做才是最好的方法。哪怕只是一天或一个小时的时光,也不可白白浪费,这才是员工所必备的能够服从于领导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工作的态度。
“三大纪律,大项注意”里的第一条纪律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是成就杰出员工的第一步;服从就是不找借口,自动自发地工作;服从是优秀员工的第一准则。马上行动吧!把自己的热情和能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立志做企业中最优秀的员工,把这个定为自己的一个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向前奋斗吧!
正是为了成就某一方面或获得某种努力,我们才专注于某种努力,并在那个过程中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来说,工作不是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
总而言之,员工能够主动自发地去工作,除了自身天赋之外,后天努力、后天的环境改造至关重要。如果员工能够主动自发地工作,就会找出自己适应的工作环境及与之相配套的工作制度。
五、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
当你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工作联系起来,你就会感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从而彻底改变浑浑噩噩的工作态度。而且,热忱还具有感染力。当一个热情的人出现时,其他人就很难再无动于衷保持冷漠。一群热忱的人组成的团队的能量将是无穷的。
皮尔·卡丹曾经对他的员工说:“如果你能真正地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的衣服更有价值。”更深一层地理解这句话应该是:行使自己的工作职能,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了你的工作。
对于员工来说,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这也阻碍他们潜力的发挥。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职能,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想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出色,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但遗憾的是,很多员工的想法恰恰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人员,没必要累死累活地替别人工作。
有些人不把工作当回事,不但表现不积极,连犯错也不在乎,他心里总是想“反正混一口饭吃”,总是采取一种应变的态度——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种人让人看不惯,可是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对人又客气得要命,让人抓不到他的小辫子。这种人自己好像过得很舒服,其实别人早在心底把他看轻了。
比利时有一部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演员辛齐格几年如一日在剧中扮演受难的耶稣,他高超的演技与忘我的境界常常让观众不觉得是在看演出,而似乎像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稣。
一天,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妇在演出结束之后来到后台,他们想见见扮演耶稣的演员辛齐格,并合影留念。合完影后丈夫一回头看见了靠在旁边的巨大的木头十字架,这正是辛齐格在舞台上背负的那个道具。丈夫一时兴起,对一旁的妻子说:“你帮我照一张我背负十字架的相吧。”于是,他走过去想把十字架拿起来放到自己的背上,但他费尽了全力十字架仍纹丝未动,这时他才发现那个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个真正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在使尽了全力之后,他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放弃了。他站起身,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对辛齐格说:“道具不是假的吗?你为什么要每天都扛着这么重的东西演出呢?”辛齐格说:“如果感觉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稣是我的职业,和道具没有关系。”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职场中没有道具,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做事就一定做到位,负责就要负到底!
每个职员都应该做到:做事做到位,负责负到底。无论你充当什么角色,只要能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就是到位。作为职员,无论你其他方面如何,工作业绩是首要的。只有把工作做好,个人才能有所发展。
如果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主动分担责任,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公司?公司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生命体,如同人体需要全身的每一个器官正常运转一样,公司也需要每个职员都把责任固定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遇到麻烦就一推了之。
工作不到位自然就是缺位,这里就有一个对缺位现象进行描述的案例。
一位实习生到一家钢铁公司工作还不到一个月
5月12日,有关张馨予被三名男子搂抱摸胸的新闻传遍网络,据爆料人名侦探赵五儿的视频,张馨予和一众友人在包房中吃饭,只见她手拿红酒杯,不仅和同性友人互相袭胸,还被三名男子轮流搂抱。其中一位正是《思美人》剧组制片人梁振华,两人动作十分亲密,张馨予还主动送吻。
当晚,张馨予首度微博回应此事,她表示,没有主动与任何男子搂抱,更别说被摸胸激吻,其中一个人是她的“闺蜜”,他俯身和我说了一句话也被说成了激吻。
在激吻事件引发传播当晚,张馨予就首度回应事件,等于将整个事件扛在了自己肩上。问题在于,她的主动回应,究竟是化解了危机,还是加剧了危机?
张馨予回应
从网民反应看,张馨予的回应并没有把事件变成罗生门。而此时,罗生门恰恰是危机管理最需要的东西,因为只有为事件提供不同的角度,才能帮助张馨予和剧组度过这次舆论风暴。可是,危机管理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是,为什么依然要为张馨予失败的危机应对点赞?
因为无论是否有公关团队在背后支招,她的及时回应都避免了事件陷入信息不对称和囚徒困境。相对于许多明星危机管理的滞后,这种回应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正面响应舆论的态度,尽管它也许引发了网民更多的质疑甚至谩骂。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张馨予的舆情分析师,你现在该怎么做?
张馨予的主动回应为什么不够成功?
张馨予在激吻事件中的主动危机应对,实际上构成了对危机管理经典理论的推翻。
在危机管理经典理论中,互联网时代,回应越主动越快越好。可是,迅速回应一定有效果吗?
实际上,在危机中,有时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回应。即使回应,也有三个选择:迅速回应还是缓慢回应;二,充分回应还是简短回应;三、本人回应还是团队回应。
张馨予选择的是:第一,迅速回应;第二,充分回应;第三,本人微博回应。
在回应内容上,张馨予长微博用四个点做出回应和道歉:1,她没有主动与任何男子搂抱,更别说被摸胸激吻;2,唯一主动拥抱的是剧组的统筹姐姐,那个片段被说成被男子袭胸;3,因为自己玩游戏输了,所以和梁老师做了一个凑近亲脸颊的姿势;4,在这件事情上,作为公众人物,自己确实做错了,感到抱歉。
从危机管理角度看,张馨予激吻事件迅速回应是必须的,但是由张馨予本人做出的长微博回应不算成功。但是幸运的是,张馨予的回应也没有把事情搞糟。
让我们看一下张馨予的回应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主动拥抱的是我们剧组的统筹姐姐,她挠我痒痒我躲掉了,那个片段被说成被男子袭胸。”—— 在这样的危机公关中,不能出现明显挑战公众认知的细节,即使张馨予真的这么认为,也难以说服公众。
“当时大家玩游戏都在起哄,我输了游戏就做了一个凑近亲脸颊的姿势,角度上看,的确像亲了一下脸颊。”危机管理有句话,叫孤证不取,缺乏多方证实的说法,在这样的语境中更容易引发公众质疑。
微博还提到,张馨予并没有使用危机公关团队。但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以如此清晰流畅的文笔完整回应整个事件,即使是专业的危机管理专家也未必能做到,就更难让网民相信,这是张馨予自己做到的。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对事件的首次回应应该少说为好,如果张馨予要迅速回应,最好是简单几句话,对网民核心质疑做出说明,而且应该要有旁证。
很可惜,张馨予按照危机管理经典理论完成了这次回应,却没有收获期待中的公众理解。
为什么要为张馨予失败的危机应对点赞?
但是,这则并不成功的危机应对却依然值得点赞。因为张馨予第一时间的危机应对, 既是公关的无奈,也是不利中最正确的选择。
在激吻事件中,面对公众可以想象的质疑,无论张馨予怎么做,都必须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之下,“贵圈很乱”的公众既定印象令危机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难解。
由于视频爆料中,当事人与公众之间有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等。作为当事人的张馨予通过完整解释视频中所有的问题,至少有效控制住了更多的猜测和流言,而不至于在视频引发舆论吐槽之后,网民想象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同时,通过放低姿态主动道歉,也部分将责任和舆论压力疏解到了自己身上,令事件中的其它当事人有机会减少事件所带来的负担。回应最低限度是做到了:让视频中一脸懵逼的马可不需要再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