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营销模式开启了中国乳业的蒙牛时代
一次会议,因此被誉为“草奥会”。两大会议组织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联合召开大会尚属首次。大会上,蒙草抗旱紧扣“不断变化的多功能草地”的主题,向全世界呼吁“使用节水抗旱植物进行绿化”,获得世界各国专家及行业内的高度认可,奠定自己在“草”这个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3.媒体上宣传。
2009年12月,蒙草公司获得中国成长百强企业“最具发展潜力奖”,获奖理由是“以抗旱绿化为己任,大力发展蒙草产业,为改善中国土地沙漠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草不用浇水,用自然雨水即可顽强生长,对城市和园林绿化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2011年,蒙草公司董事长王召明获得CCTV经济年度人物奖。通过传播这些事件,推动了蒙草公司的发展。
2012年9月27日,这一家园林绿化公司登陆创业板,被誉为“美丽中国第一股”,完成了“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到资本经营”的三级跳,完成了华丽蜕变。在先行品牌策略机构为其制作的一本画册上现在还可以看到一句话:“争取用四年时间再打造一家上市公司。”
所以说,品牌的打造绝不是靠营销出来的,也绝不是靠策划出来的,而是搭建出来的。
蒙草抗旱,一家2001年就成立的园林绿化企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市场浸淫了7年,始终无法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那是因为企业只是潜心研究产品深耕区域,始终无法找到品牌跨区域发展的路径,也并未实现品牌的“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再到资本经营”的三级跳发展战略。
一个在区域市场有深厚发展基础的企业,如果不采取跨区域发展的模式和战略,就始终局限在区域市场发展,无法壮大。
下篇区域品牌扩张之路
第九章企业行不行要看企业家行不行
比起创业,守业更为紧要艰巨。
——成吉思汗
其实,打造品牌跟盖房子没什么两样。建房子地基最重要,地基没建好,房子就没有根基,很容易倒塌。但是只建好地基也不行,如果哪一面墙没砌好房子会倒,哪一根柱子没建好房顶会塌下来,房顶没搭好房子就无法承受风吹日晒雨淋,门窗没建好房子就会通风不好且无法出入。
品牌不是营销出来的,品牌需要企业的每一个环节相互支撑、相互协力。
第一节你是否有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
我经常听到区域品牌老板说要打造“除了伊利、蒙牛之外的草原第三头牛”或者打造“第二个小肥羊”等豪言壮语。但是从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至今恐怕已经过了六七年了,说这种话的老板还是很常见,但是在内蒙古“除了伊利、蒙牛之外的草原第三头牛”或者“第二个小肥羊”却至今难觅踪迹。
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蒙牛之所以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是因为有个牛头牛根生;小肥羊之所以在火锅一统天下的市场上打造了中华餐饮第一股,是因为有张钢那样的领头羊。而口出豪言壮语的老板却与牛根生和张钢简直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其实,有很多诸如《十种做不大的老板》这样的文章,列举了很多没有做大做强的企业的根源。但是说得都太笼统概括,属于正确的废话。
先行品牌机构创始人、蒙牛乳业创始人孙先红老师跟我说过,通过与老板交流,就能判断这样的老板是否能做大,是否能长期愉快地合作。
如何判断呢?有两条:第一,是否凡大事小情亲力亲为;第二,跟随多年的部下的收入是否仍然很少。
总结起来就是区域性品牌企业能否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区域性品牌的老板是否有“财散人聚”的利益分享胸怀。
一、一个好汉三个帮
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分工明确、性格互补的坚强的团队。
蒙牛乳业的成功成为传统企业发展的神话,后来虽然也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就像一个国家如何发展都不能忘记开国元勋一样,牛根生组建的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是蒙牛一开始就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牛根生带领着被业界称为“乳业最硬的十个脑袋”的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9个人组成的“牛家军”开始了一次华丽的冒险,他们用“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营销模式开启了中国乳业的蒙牛时代。而没有一个这样的团队,牛根生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会成功。
全球最大的教育培训集团新东方英语有三剑客:俞敏洪、徐小平、王强。
中国房地产高端市场第一品牌万通地产当初有六君子:王功权、冯仑、刘军、王启富、易小迪、潘石屹。
当然,区域性品牌由于时代、环境或者机会等原因,成立之初并不具备企业现在所有的团队或架构,恰是因为老板个人超强的机会把握能力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才有了今天的基业。
企业创立之初主要依靠老板个人的能力,而发展成为盘踞一隅的区域性品牌。但是,随着区域性品牌的发展,企业会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窘状。为何这么说?
从时间上看,企业经过十几年或二十几年的发展,大多数的企业创始人已经50多岁甚至60多岁。由于在区域市场多年坐大,一方面没有灵活的机制,没有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另一方面,要么创始人自己仍然事必躬亲,要么其儿女尚未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企业家,或者儿女志不在此……
当然,没有职业化或“家族化结合职业化”的团队,就必然需要“老板事必躬亲”。企业即便导入一种又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