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骑兵除了用来侦察
事战略家是在12岁时在普鲁士军队中开始他的军事生涯的。
克劳塞维茨的战略理念实在是太重要、太基础了,以至于西点军校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军事学校至今仍在学习,而他的代表作《论战争》没有在哈佛和其他商学院推广真是太遗憾了。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知道战争是什么,因为他亲身体验过战争的可怕。他曾在耶拿被法军俘虏过,他曾在博罗季诺参加过拿破仑和沙皇军队的大规模冲突战,他曾参加过别列津纳河战役,亲眼看见成千上万的法军被哥萨克人的铁蹄践踏,他还目睹了滑铁卢战役。
克劳塞维茨的伟大战略思想来源于现实经验的熔炉,他知道胜利的重要性,因为他在戎马生涯中曾多次体验过失败的痛苦。
所有伟大的军事战略家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的战略思想的取得是建立在先前的战术学习基础之上的。战略源于战术。
[1]本书中文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译者注
炮兵军官
在18世纪末,有皇家血统和皇室姻亲的年轻人都不会想参加炮兵部队,因为那可是嘈杂、肮脏、费力的苦差使。那时的高材生们都乐于参加骑兵部队,身着精美的制服,骑在马上风光无限。
然而,战争在战术层面上发生了变化。当时的骑兵除了用来侦察,在大型的陆军作战中几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从来没有人用骑兵突破过英国人的方阵。最具战术意义、杀伤力最强的武器是大炮。
没有人比拿破仑·波拿巴更懂得这一点,这位前炮兵军官在24岁时就当上了将军,在34岁时当上了皇帝。
拿破仑在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之前是一个炮兵军官。能够成为营销武器运用专家的管理者,必定会随之变化拥有不同的生涯。昨天最尖端的武器是电视,而今天变成了网络。
拿破仑战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大炮的运用,他可以使大炮起到最大的战术效果。拿破仑坚持发挥炮火的机动性,在尽可能近的范围里集中火力,在敌人的阵线上为自己的步兵和骑兵轰开一个缺口。
拿破仑曾说:“大炮决定了军队和国家的最终命运。大炮永远不嫌多。”
坦克指挥官
假如把一门大炮装在一台内燃机上,给它加上装甲和拖拉机的履带,你将得到什么呢?那就是坦克。这种20世纪的武器就相当于拿破仑时代那种能够发射6磅重炮弹的大炮。
巴顿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利的战略武器装甲部队的了解和使用,使他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有多少不懂得公关、电视、网络以及其他营销项目武器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是个商场战略高手啊。太多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也是从头学起的,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小乔治S.巴顿曾是1917年康布雷战役的观察员。
在这场战役中英军发动了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坦克进攻。
1918年,巴顿被任命为美国第一位装甲部队指挥官。当年年底,他率领他的坦克部队参加了圣米哈尔的突出阵地型战役。
巴顿运用他的坦克战术突破了诺曼底,并在1944年勇猛实现了法兰西突破战,他的第三集团军打破了占领阵地的所有已知纪录。
且不提巴顿所有过人的品质,他同时是一位精明的战略家,他的军事胜利是建立在克劳塞维茨模式的战略思想基础上的。
巴顿说:“人们不应该先制订计划,然后再让形势适应计划,而应该让计划适应当前的形势。我认为胜败取决于最高指挥部是否拥有这种能力。”
广告专家
当今商战的坦克和大炮就是广告,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战术水平上使用广告,那么你这个营销策略家可是有严重缺陷的。
由于许多管理人员不懂得广告力量的战术应用,向严守在战壕中的竞争对手发动了自杀性的进攻,这简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堑壕战悲剧的重演。巴顿曾说:“敌军的后方是装甲部队的快乐猎场,我们要竭尽全力向那里进攻。”
苹果公司雇用约翰·斯库利并不是因为他懂得经营饮料厂,或是知晓百事可乐的秘密配方,而是因为他对广告的驾驭才能。当时的形势对“办公用苹果机”策略非常不利,就像形势对滑铁卢战役中的拿破仑不利一样,可是斯库利的广告显然得到了巧妙的发挥。
他的“1984”广告主题取材于乔治·奥威尔[1](George Orwell),创造了比任何其他电视广告都更大的影响。
不过,这绝不是说个人销售和其他营销武器都过时了。每种武器都在商战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就像拿破仑时代的步兵所起的作用一样。但是,如果公司想要赢得重大的营销胜利,广告是至关重要的武器,必须巧妙运用。
当然了,我们说的广告是指所有能影响市场的机械手段,包括印刷品、广播、宣传、直接邮寄、试用、传单和展览。在同样意义上,就像装甲部队要配备自行火炮、装甲运兵车和一批包括坦克在内的运载工具。
批评家们能举出许多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的劣质广告的例子。IBM的PC机的成功投放市场,看上去并没有受到广告中查理·卓别林的影响。不错,劣质的广告对强大的IBM来说不是什么大的阻碍,可是对于没有像IBM那样雄厚资源的公司来说,劣质广告带来的就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1]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作家,其极富想象力的小说猛烈攻击极权主义并反映对社会平等的关注,作品包括《动物农庄》、《一九八四》。——译者注
战略允许有一般质量的战术
无疑,战略要靠对战术的详尽了解发展而来,而矛盾的是优秀的战略往往并不依赖最好的战术来实现。优秀稳妥的战略的精髓是能够不依赖出色的战术而在商战中取胜。
IBM赢得PC机大战并不需要依赖出色的广告,IBM作为第一家推出个人计算机的商用计算机公司的这一策略,在产品推出前就已经确保了它的成功。正是这一战略使得各种战术得以成功开展。正是IBM公司对战术的理解,使它确信要采用这一战略。
很多管理书上都倡导一种观点,那就是好的执行力能赢得任何战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出版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1](Execution: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 Done)一书。
虽然人们认识到了广告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公司经理却错误地完全依赖于它。他们企图打出“致命一击”的广告,来帮助他们夺取胜利。作为“扩张之战”,1944年冬天希特勒在阿登高地的反攻常常在商战战场上一次次地上演,公司们常常把全部赌注压在大量广告计划上,企图以广告“挽救局面”。
然而,局面很难逆转。原因很简单,如果战略高明,那么就算平淡无奇的战术也能取胜。如果必须用最好的战术才能取胜,那么这种战略就不是很可靠的。
换句话说,依赖出色的战术的公司同时也在依赖不稳固的战略。所以,倘若一家公司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就会失败。第一,蹩脚的战略;第二,依赖于出色的战术。历史上后一种情况很少出现。
巴顿将军率军穿越法国时,整个世界为之欢呼。然而事实是,没有他我们照样能够获胜。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商战如同军事战争,总有形势极为不利的时候。克劳塞维茨说:“形势越是无助,在绝望中进行拼死一搏的可能越大。”
在球赛中,重磅炸弹总是在绝望之时打出的,因为那时只有孤注一掷、奋力一拼。多数情况下,宝洁公司奋力拼搏的战术将会在现代商战中获胜。
依赖于超级战术取胜的商业将领常常很快就指责武器不起作用,而在今天的战场上,这些武器就是广告。
[1]本书中文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译者注
战略指导战术
战斗打响后,那些在战略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战术研究的将军常常调回头来,反而对战术变得过于敏感。
假如一种战略是从战术角度合理制定的,那么当战斗打响后,这种战略就应该对战术起到指导作用。
据《财富》报道,甚至被誉为“世纪管理者”的杰克·韦尔奇也贬低战略的重要性。“在真正的生活中,”韦尔奇在他的书《赢》中写到,“战略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你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坚持不懈地实施它。”这也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