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支持是无穷尽的,公共关系的成果扩展也没有止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15
点击数:
无论以哪种方式获得公众支持,都只是公关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利用公众现有的支持,向他们证明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进一步巩固组织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进而赢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成果,并循环往复,使得成果最大化,这才是战略公关活动的终极目的。
阶段性的成果,当然是公关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也值得我们去珍视。但这仍然只是战术上的内容,是一时的,是局部的成果,从公关战略的角度来说,尚不足以让我们骄傲,在此基础上把已有的成果做大做强,不让我们的敌人有喘息之机,我们的担子还很重。
当我们看到可口可乐一波又一波公关攻势时,不会惊讶一个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的组织居然还不放松公关工作,因为无数对手虎视在侧,任你是歌利亚那样的巨人,稍有不慎也会在大卫那样的孩子手中死无葬身之地。
你听说过胜家缝纫机吗?当然还有安然、世界电信、宝丽来、安达信、朗讯、所罗门兄弟,以及电路城、房利美、雷曼兄弟、华盛顿互惠银行、美国保险集团、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太阳微系统公司、硅谷图像、芝加哥普增房产、尖端印象、施瓦茨公司、美国联合航空、西北公司、德尔塔汽车、全美航空……吗?这些可不是业绩平平的一般公司,而是被广泛认为不会倒闭的《财富》世界500强中的公司,在业内的名声可不次于可口可乐,但如今,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还有的因为得到政府救助才得以起死回生。虽然他们失败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但在目前的成果上止步不前或不思变通是其共性。
公众的支持是无穷尽的,公共关系的成果扩展也没有止境,具体的步骤为:
(1)说到做到,做好实质工作,让公众满意。
公众买了您的产品,投了您的票,甚至出钱出枪再出人跟着您去玩命了之后,您做到了您公关宣传时的承诺了吗?或者至少让公众看到您尽了最大努力吗?
如果没有做到,您不用朝下看了,前面咱们讨论过,诚信是公关的基石,说到做不到(不要说你说的时候真想做,现在形势变了不能做,这连小孩子都不会信),您的声誉将荡然无存,公众不仅会把自己的支持要回来,而且再也不会给您了,您能指望三鹿奶粉重整旗鼓吗?
(2)创新或者改进公关活动。
前面的公关手段见效了,说明战术手段还不错,继续使用吗?慎重!
一是公众已经知道了宣传内容和形式,重复意味着机械刺激大脑皮层,意味着审美疲劳,意味着公众反应的迟缓,也意味着组织对公众知觉的不重视甚至不尊重,公众不像以前一样给予重视理所应当。二来对手也知道了宣传内容和形式,针对性的措施早就严阵以待,公关手段没有创新或者改进就是朝对手枪口上撞。三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环境和公众心态总会有一定的改变,原有手段未见得依旧合乎时宜。故此,活动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3)适时收取新的胜利果实。
公众越来越喜欢组织了,也给予组织越来越多的支持——也许他们早就知道组织如此费尽心机地来讨他们喜欢就是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组织就要选择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方式获取公众的支持,否则,太过矫情不说,也容易伤害公众的情感。
从另一个角度说,组织收取公众们的支持,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至少每一个组织都是这么说的。如果他们也是这么想的,那就更好了。支持——服务——更多的支持——更好的服务,如此良性循环,才是真正实现了组织和公众的双赢,达到了战略公关的目的。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孙子·势篇》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毛泽东在看过雷锋事迹并题词后这么感叹。同理,一个组织做对一件事也不难,难的是在整个战略方案实施中只做对事不做错事。
再全面的战略方案,也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再努力的战略实施,也可能与环境条件存在偏差。在战略进程中重视当前与未来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客观存在的偏差,把战略发展向预期目标修正,使战略朝着既定方向稳步前进,是公关战略不可缺少的最后保证。
诸葛亮隆中对指点江山式的战略方案,六出祁山鞠躬尽瘁式的战略实施,都确实令人敬佩,但“安居平五路”的战略控制无疑也同样令人神往:面对曹魏气势汹汹的五路大军和不知所措的满朝文武,刚刚迈上正轨的汉室正统形象摇摇欲坠,诸葛亮用观鱼赏花的悠闲告诉大家:战略实施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变化,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汉室正统的伟大旗帜就一定会按照刘先帝的既定方案高高飘扬。与制定战略的周密详实、实施战略的全力以赴相比,牢牢控制战略走势发展的举重若轻,似乎才是战略家素质的最完美体现。
公共关系战略控制主要是指组织在公关运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监督战略实施进程,及时纠正偏差,使战略实施结果基本上符合预期目标的必要手段。
现实工作中没有理想环境,料事如神的人物是不存在的。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变化,可能战略方案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也可能在战略实施中执行人员偏离了原定的工作程序,总之,指望在实施中方案会像计算机程序安排一样准确无误地变成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如诸葛亮也没有实现分兵两路北伐中原的计划,强大如美国也没有迅速完成对恐怖主义的彻底打击。
公关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是评价战略是否成功的基础,面对战略进程中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有效控制住战略局面的发展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知发生了多少变化,但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形象战略一直稳步发展,在地域和产品品种上不断开疆拓土;在市场局势的突变和百事可乐的穷追猛打下,可口可乐也曾一度偏离战略方向,但有力的战略控制机制使它很快能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正统形象战略得以贯彻始终。
战略控制工作形式多样,通常具体表现为:检查组织为达到公关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实施公关战略后的组织绩效,把它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相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使组织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与组织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组织目标协调一致等等。
现实中,没有一个战略制定者会认为他的战略会在实施中一丝不苟地得到落实,他们都力图采取种种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来保证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书同文车同轨等手段保证自己的江山万世相传,刘邦通过屠戮功臣、杀白马盟誓等手段保证大臣们不反叛,现代中国富豪们甚至要求当地政府为他们的子女开设培训班以保证自己企业的持续发展,可是秦只维持了十几年,西汉维持的时间稍长了一点,但也不过二百年罢了,当代中国私企垮在富二代身上多的更犹如过江之鲫。
当年黄炎培与毛泽东的“窑洞对”对这一点阐述的最为典型: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亡周期律?归根结底在于“控制力薄弱”,管不住民众,更管不住自己而已。
要确保战略控制措施得力,毛泽东提出只有用“民主,让人民监督政府”的方法增强自我控制力,一个接受民众监督的政府才能控制住局势,才能跳出这兴亡周期律。这决非想当然的随机应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是追本溯源,首先对影响战略控制的因素作出分析,然后对症下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