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竞争的合作”这种说法看似矛盾
因此,微商要想打造一支“狼性”团队,就必须在团队内部制订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激励和引导。这种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协作关系的团队建设就很成功,当然这种成功也是凝聚力和竞争力相互协调的结果。
在微商团队建设中,要提倡竞争激励。概括地说,竞争对团队建设有哪些优势呢?其内容如图3-12所示。
图3-12 竞争对团队建设的优势
那么,在团队建设中,应采取哪些竞争方式呢?其内容如图 3-13 所示。
图3-13 团队建设中的竞争方式
团队建设需要竞争,当然这里所说的“竞争”一定是良性竞争,团队良性竞争的最好体现:成员之间通过积极承担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表现出相互的尊重和期待,结果是大家都能有良好的收益。因此,微商团队管理者要引导良性竞争,避免恶性竞争。所谓恶性竞争,是团队成员为了取得竞争的胜利,而采用恶劣的手段给对手“下套”,比如恶意诋毁竞争对手、诱导对手犯错误等,也包括当团队某成员因个人过失导致团队整体效益下降时,其他成员的指责、怪罪。恶性竞争会逐渐削弱团队的凝聚力,使团队犹如一盘散沙。恶意竞争对整个团队带来的影响是恶劣的、难以弥补的,因此微商团队管理者一定要杜绝恶意竞争,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要严惩不贷。
为了不让内部的良性竞争演变为恶意竞争,微商团队管理者要为团队制订一套完备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这几点。
● 公布工作目标和标准,定期进行简要的成果回顾。
● 指派一些个人能力较强的人为主要责任人。
● 责任人要做到责任与权利相结合,给团队起到表率作用。
● 适时嘉奖团队,培养团队成员负责任的习惯。
● 通过严明奖罚制度等来敦促成员承担责任。
当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合作也包含竞争,只有包含竞争的合作才能使团队的竞争力变得更强大。“有竞争的合作”这种说法看似矛盾,但放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却有着深层次的含义。随着微商的规模变大,新的技术和业务被引入,发展策略也在时俱进,对团队成员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在此过程中,有些成员免不了被淘汰,因此,团队管理者要督促大家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配合上其他成员的节拍,这样团队才能走得更远。
微商的团队建设既需要合作,又需要良性竞争。虽然团队合作中的竞争或许没那么残酷、激烈,但却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状态。不过,通过良性竞争进行团队建设能培养团队成员的竞争意识,提升成员的责任感。
3.2.4 激活团队:依靠股权分配留人
阿里巴巴的员工管理制度值得很多人学习,下面以阿里造福团队、造福员工为例,看看它是如何用“钱”激活团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
阿里巴巴自 2014年 9月 19日正式挂牌上市后,从它这里出来的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是最多的。对此,马云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们的付出所得。当时我请了好多人,别人没来,他们来了,也许他们能力不如你,但这是运气也是选择。”
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际,团队共有30名合伙人,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权,别小看这“14%”,要知道,马云当时仅凭阿里巴巴7.8%的股权就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当时的开盘价 92.7 美元/股计算,“14%”股权的总价值超过 300 亿美元。可见,马云为其团队成员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
马云不仅对团队合伙人大方,对旗下的普通员工也毫不吝啬。阿里巴巴公司规定:员工工作 3 年以上就可获得期权。据阿里巴巴提交的文件显示:在公司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募股)中,超过4000名现任员工(不包括高管)和超过1000名前员工卖出股份,总计约占阿里巴巴发行股份的0.6%。如果以68美元/股的定价计算,阿里巴巴现任员工和前任员工出售股份的总价值约10.6亿美元。下面再以阿里巴巴员工所持股的估值为例,看看其普通员工可以获得多少财富。
2007年,阿里巴巴的 B2B业务上线时,公司共有 7000多名员工,而当时持股员工有 4900 名,约占员工总数的 70%。到了2014年,阿里巴巴的员工人数增加了15000余人,按50%员工持股计算,公司持股员工人数约为 11000 多人,上市后每人平均可套现近422万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仅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诞生了一万多名千万富翁。
这时很多人可能会出现一些想法,比如做投资、创业等,或许大批员工正准备离职。对于这种现象,阿里巴巴的首席人才官彭蕾对北京晨报的记者坦言,这是一个事实,管理团队就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员工的去留。马云也认为,“他要走是他的权利,他要走,你留不下他,是阿里的无能。所以我觉得要开放心态。”
马云还表示:“我相信95%以上的阿里人要离开公司都会参与阿里生态的建设,对于人员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