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
作严格的定义,也不需要严格地遵循固定的工作流程,而且探测性研究常常针对小样本或是典型个案作调查,很少使用结构清晰的调查问卷。在探测性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注意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方向,而一旦发现了新的问题或新的思路,就可能从原来的调研方向中改变探测方向,并沿着新的方向调研下去。
在作探测性研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二手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和定性调研等形式。实际我们是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并运用理论思辨与归纳的方法,才构建了我们要研究的关系模型。在此我们将采用定性调研的方法,来确定研究要素界定及其维度划分,以及构建的关系模型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4.3.1探测性研究的目的
探测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研究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确定理论研究的方向。本探测性研究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网络社区、企业信息行为和品牌关系质量的理论研究都起源于西方。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进入这些领域的探索,并引用相关理论对我国管理实践进行研究,但对网络社区环境下的企业信息行为对品牌关系质量影响还未有实证研究的成果,对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与品牌关系质量提升的关系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当下网络经济时代,研究两者的构成及相互作用关系是否有必要?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是否有其应用的价值?这些都是此次探测性研究首先必须了解的问题。
2.理论模型的恰当性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针对相关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经过理论推演,在对相关研究要素进行界定、维度划分后,构建出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与品牌关系质量之间提升的理论模型。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三维度框架是否可行?品牌关系质量的维度划分是否符合顾客的主观评价?该理论模型及研究框架所反映的变量间的作用关系是否存在?是否能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所证实?需要作出哪些修改?这些都是本次探测性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关系研究的适用性
本书设计的研究框架及关系模型是否具有普遍性?在哪些行业表现出什么特殊性?对样本的行业选择,被试者选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下面的内容,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
4.3.2探测性研究的设计
针对此次探测性研究的目的,我们采用深度访谈法进行定性调查。深度访谈(Depth Interview)是一种直接的定性调研方法。它由非常有经验的访谈人寻找一个受访者进行直接的、无固定模式的面谈,以发现其对有关主题的动机、信念、态度和情感(许正良,2004)。在本书中的深度访谈形式,除以往较为常见的面谈外,笔者还通过注册并登录某些企业网络社区的方式,与该企业客服人员进行即时的在线访谈,这样做的目的是企业网络社区的客服人员更熟悉网络社区的形式与功能,同时他们是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企业人员,对顾客的相关信息更加了解。访谈时间一般持续30分钟到1个小时。访谈过程中,访谈人首先要提问一些中性的问题,以鼓励受访者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问完初试问题后,访谈人就开始做深入访谈调研。通常访谈接纳方向由反应者的回答来决定。访谈人可以试图按照一个大纲来提问,但是提问的问题次序受受访者的回答影响。从被访者的角度来看,本书选择了5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其中3家企业是通过约访面谈的形式进行,另外2家则是通过该企业网络社区在线访谈的形式进行的。这5家企业分别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一家IT企业、一家电信服务企业以及两家手机生产企业。为了让访谈顺利进行,我们采用非结构、开放式询问的方式,并预先拟定出主要研究问题,以防遗漏。在访谈中除了针对预先拟定的访谈问题加以询问外,更多的是由访谈者提出一些线索性的问题,让受访者自由发挥,以便尽可能地了解与研究有关的信息,发现研究中忽视的问题,拓展研究视野。
本访谈拟定的主要研究问题共分为3个部分:
(1)解释研究模型中各要素的概念及界定,使研究模型中各要素的内涵具体化,并统一受访者对各要素概念的认知。
(2)对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品牌关系质量的维度划分进行介绍,对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对品牌关系质量影响的模型中的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叙述,通过开放式问题询问受访者以实际工作经验如何看待这些要素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建议。
(3)记录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在访谈中,笔者依据书中的主要问题加以阐述,并提供给受访者本研究的关系模型以表达他们的看法,以便收集更多有关信息来完善该模型架构。
4.3.3探测性研究的结论
通过访谈,我们对这些企业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对本研究提出的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构成框架,以及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对品牌关系质量影响的模型作了初步的证实。主要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基于网络社区企业信息行为对提升品牌关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接受访谈的5家企业都声称重视顾客与其品牌的关系质量。我们通过深入访谈发现,虽然他们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