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标很明确:做出市场上最薄的手机
第二是创新。高瑞彬的看法是:
摩托罗拉历史上有很多的创新带着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接下来的创新节奏会更快,而且竞争对手是多方面的。像中国现在的手机市面上有接近2 000种手机在卖。在这样的竞争里面你怎么样占领市场份额,如果没有创新的想法或者是做法肯定很难。所以,不只是在产品上创新,要在业务模式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包括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创新。
第三是职业操守。
第四是业绩。
第五是“一个摩托罗拉”。
V3转折战
如果说有一款手机改变了摩托罗拉,那就是V3。V3的成功不仅仅是在业绩方面让摩托罗拉重新找回了自信,更为重要的是,V3让变革中的摩托罗拉实施了一场实战演习,开始熟悉运用数字时代的游戏规则。
“超薄概念”的V3手机已经成为摩托罗拉发现数字时代“蓝海”的引爆点,除此之外,摩托罗拉还牢牢抓住了另一个“蓝海”引爆点:时尚营销。
V3诞生
2003年初,诺基亚风光无限,摩托罗拉却是士气低落。当时,有一款超薄的手机模型正在摩托罗拉概念手机部里孕育——厚度只有10毫米,仅为普通翻盖式手机的一半。摩托罗拉资深工程师罗杰·杰利科(Roger Jellicoe)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其目标很明确:做出市场上最薄的手机,并在2004年2月的美国电影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推出。
后来,在摩托罗拉的工程师看来,V3项目绝对是一个例外。因为在设计研发新产品过程中,摩托罗拉有着严格的流程,共有13道之多,如果按照摩托罗拉的设计流程来走,V3项目很可能一开始就会夭折。
V3项目的“不合规矩”显然不止于此,在团队建设上,V3也采取了新的策略。根据《财富》的报道,杰利科吸引到了另两位灵魂人物的加盟,分别是机械工程师加里·韦斯(Gary Weiss)和工业设计师克里斯·阿恩霍尔特(Chris Arnholt)。他们快速组建了一支队伍,吸引到20位工程师的加盟,并制定了一份手机部件设计的清单:天线、话筒、键盘、照相机、显示器、光源等。摩托罗拉主管无线通信的高级经理罗布·沙多克(Rob Shaddock)摩托罗拉总设计师詹姆斯·威克斯(Jim Wicks)也给予这个项目极大的协助,使得研发经费不是问题,工程人员也不是问题。V3团队的最大难题是在技术、设计上,他们釆取了 “打破常规”的做法。比如,把天线装在底部手机话筒里,而不是放在手机顶部;他们重新调整手机的内部结构,把电池改为与线路板并排而置,而不是放在线路板后面。V3的侧键设计在手机盖上,而不是像普通手机那样在机身上。V3团队请了一家韩国专业公司制作超薄键盘,金属的质感以及阴极射线发光的背投照明都非常有特色。V3团队甚至向摩托罗拉的一些“设计规则”发起挑战,根据摩托罗拉“人性化因素”的规定,手机的宽度不得超过49毫米,否则拿在手里会感觉不舒服,而V3最后的设计宽度是53毫米。
V3团队另一个打破常规的做法是,采取了严格的保密策略,这有点类似于苹果的做法。在过去,摩托罗拉设计手机时,会与消费者、销售手机的无线通信公司紧密接触,以便在设计手机时把一些新需求结合到产品中。他们甚至不用数字化方式制作图纸,以防泄露,而且禁止在没有其他小组成员陪同情况下,把手机的各种模型带出设计室。
2004年夏天,V3正式推出,这比原先预定的目标推迟了几个月。
营销变革
V3之酷,当时担任摩托罗拉首席营销官的杰弗里·弗罗斯特功不可没。事实上,V3那个醒目的名字RAZR(锋彩)也是弗罗斯特所创,他不能忍受一个漂亮的产品却拥有一个平庸的名字,因此他在小组代号基础上,想出了RAZR一词。
弗罗斯特认为V3的推广活动也要“打破常规”,此前,摩托罗拉的常规做法是把新款手机放在无线运营商会议上推出,他却从苹果的Mac World大会得到启发。2004年7月,摩托罗拉在芝加哥举行的金融分析师年会上,大张旗鼓地把V3推介出去。2004年10月份,摩托罗拉在中国高调推出V3。
V3果然成了畅销产品,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亚洲。但是,这时候的V3手机仍是一个“利基市场”的定位。2004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售出的2 900万部手机中,V3仅占了75万部。
2004年1月加入摩托罗拉的爱德华·詹德上任不久就见识了这款产品,对其报以很大的信心。并希望V3从“利基市场”转攻“大众市场”,他甚至拿苹果iPod进行对比,“我们2005年卖掉的RAZR数量,将超过苹果公司卖掉的iPod数量。”V3的变革之旅仍在继续。
在任伟光看来,V3的成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走的是商务路线,聚焦于高端市场,摩托罗拉为此在全球发布了主题为“渊、薄”的广告。在中国,摩托罗拉推出了一个V3豪华全配置手机,售价6680元人民币。任伟光称:
V3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帮助摩托罗拉在全球赢得了很多份额。我感觉它搭配比较好,刚出来时我们是以“渊、薄”的形象通过电视广告上发布的,当时走商务型路线,因为刚刚开始产量不大,是商务型的手机,价格较高。第二阶段V3开始转攻时尚路线。在第一阶段,由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