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在整合公司各类信息的基础上
4.循环模型
施拉姆(1954)提出的循环模型如图2.2所示,属于双向沟通模式。该模型强调在信息源与目的地之间,只有在共同的经验范围之内才能存在真正沟通,并且信息传受双方在编码、解释、译码和传递、接收信息时是相互影响及往复循环的。循环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以环形结构真实地呈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传播的主要过程。但是该模型对大众传播要素的众多性和复杂性仍然反映不够,不能用来分析和解释人类的全部传播现象。
图2.2 循环模型
资料来源:施拉姆.传播是如何进行的
5.辐合传播模型
罗吉斯和金凯德(1981)在新技术和新媒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辐合传播模型,如图2.3所示。该模型强调,互动传播作为一种循环过程,参与双方可一起创造和分享信息,赋予信息意义,以便相互理解。研究者还可以将分析单元扩展到参与者个人网络、群体网络,甚至整个网络。该模型打破了以往传播模型所引导的传播效果研究分析框架,引入了以传播辐合所引导的更广阔的研究思路,适用于更广泛的宏观问题的研究。[83]
图2.3 辐合传播模型
资料来源:罗吉斯.传播科技学理
我国学者有关投资者关系管理沟通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伴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程,2005年9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明确了股改背景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的具体内容、具体操作程序和原则,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规范化进程。国内学者借鉴国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理论和思维,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基于沟通视角的不同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型。
6.基于规范化的IRM模型
徐刚(2005)在基于规范化的IRM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借鉴了传统的单向信息沟通模型和双向信息模型的观点,在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干扰因素、目标因素及规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构建了两类模型:扇形模型和圆形模型,如图2.4所示。
扇形模型属于消极性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该模型中,传播主体除传统传播中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外,还包括影响者。这种信息影响者作为一个特殊信息沟通群体而存在。他们常常为投资决策确立示范标准或为投资决策提供建议,因而必然会极大地影响投资公众的决策(Kotler,1994)。信息影响者在沟通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影响者被纳入到投资者关系管理沟通模型,导致消极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型不再是一种线形模型,而是呈现扇形的结构。
圆形模型属于积极性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其构建过程借鉴了传统的双向信息模型的观点,强调反馈的作用,是一种双向沟通模型。在圆形模型中,存在着信息发送者、接收者、参与者及影响者四种沟通者,他们和沟通信息及沟通渠道都是圆形模型的核心因素。上市公司作为信息的发送者首先向信息影响者、参与者、公司的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发送信息,而信息影响者、参与者及接收者在接到信息之后又会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和投资认识对信息进行进一步传递或反馈,并相互进行信息沟通。[84]
图2.4 IRM扇形模型和圆形模型
资料来源:徐刚.基于规范化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研究
7.基于IRM对象细分的实践模型
李宁、郭少杰、张磊(2006)借助市场细分的思维,提出了一个基于IRM对象细分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实施模型,如图2.5所示。该模型强调,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在整合公司各类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途径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进行沟通的过程。根据投资者类型不同,投资者关系管理采取的沟通途径不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一般会借助信息沟通平台,如网站、报纸等作为信息沟通中介实现与现实和潜在个人投资者的沟通交流;面对机构投资者时,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主要采用直接方式(投资者见面会、一对一沟通、拜访投资者、现场参观等)与之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也会发生双向信息交流,相关信息通过信息沟通平台或由投资者直接反馈给公司,用于指导公司战略的制定和调整。
图2.5 基于IRM对象细分的实践模型
资料来源:李宁 郭少杰 张磊.基于IRM对象细分建立的IRM模型及实施建议
8.信息平台沟通模型
郝臣(2006)的信息平台沟通模型强调信息沟通是上市公司IRM的核心。如图2.6所示。为了实现信息沟通的目标,需要沟通主体、沟通客体及沟通中介三者有机的结合。 投资者关系沟通主体是指参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包括高层管理者、董事会秘书、外部咨询者、专门管理者和财务部门主管等;沟通客体主要指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沟通的具体内容,诸如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发展战略、重大变动和未来预期等;沟通中介是指沟通信息的载体。[85]
图2.6 信息平台沟通模型
资料来源:郝臣.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三)影响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因素
从目前文献梳理情况看,大多数关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基于将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解决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工具的视角展开。不同学者从公司特征、管理层特征和公司治理角度进行了相关的